[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叠后地震资料振幅补偿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7409.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李双文;倪长宽;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叠后地震资料振幅补偿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从振幅不减弱区域提取时间域地震子波和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并确定地震资料振幅减弱区域的时间域钻井反射系数;通过时间域地震子波与时间域钻井反射系数获得时间域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根据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时间域井旁地震道获得井旁地震道振幅谱,根据时间域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获得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振幅谱;利用井旁地震道振幅谱和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振幅谱获得振幅补偿因子;将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进行三维插值处理;并确定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振幅减弱区域的边界;利用振幅补偿因子、振幅减弱区域的边界对三维叠后地震资料进行振幅补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地震 资料 振幅 补偿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叠后地震资料振幅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从振幅不减弱区域通过钻井结合井旁地震道提取时间域地震子波和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并确定地震资料振幅减弱区域的时间域钻井反射系数;所述时间域地震子波与所述时间域钻井反射系数进行褶积,获得时间域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对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时间域井旁地震道经过变换获得井旁地震道振幅谱,对时间域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经过变换获得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振幅谱;利用所述井旁地震道振幅谱和所述钻井合成地震记录道振幅谱,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振幅减弱区域的边界;在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的振幅减弱区域内,将各井点对应的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进行插值处理;利用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振幅减弱区域的边界对三维叠后地震资料进行振幅补偿;其中,所述利用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三维叠后地震资料中振幅减弱区域的边界对三维叠后地震资料进行振幅补偿的步骤包括:以三维地震资料主测线为单位,在主测线上以边界处所在地震道为中心,以等间隔数、且间隔数从小到大依次向边界处所在地震道两边取得的地震道振幅谱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两边地震道的第二振幅差异因子,直至前一次获得的第二振幅差异因子不小于当前获得的第二振幅差异因子为止;以当前获得第二振幅差异因子对应的两个地震道中靠近振幅减弱区域一侧的地震道为基准地震道,对当前获得第二振幅差异因子对应的两个地震道之间的其他任一地震道振幅谱和所述基准地震道的振幅谱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第三振幅差异因子;确定基准地震道上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减去第二振幅差异因子再加1的结果值,当前获得第一振幅差异因子对应的两个地震道之间的任一地震道振幅谱乘以所述结果值,获得的计算结果经过反变换得到当前获得第一振幅差异因子对应的两个地震道之间的最终振幅补偿结果;其中,所述间隔数为2n‑1,n为自然数;在振幅减弱区域范围内,除边界处已进行振幅补偿的地震道外其他地震道振幅谱乘以所述地震有效频带范围内的振幅补偿因子,获得的计算结果经过反变换得到最终振幅补偿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8740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亮膜、其制备方法及光学复合膜
- 下一篇:一种方位叠前地震属性解耦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