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纠删编码的LTP协议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8487.5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华;张钦宇;宋昊阳;吴一鹏;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引入纠删编码的LTP协议优化设计方法,将长纠删码与相对于CFDP、BP协议更低层的LTP协议结合,使得纠删码能更直接面对信道,以发挥其差错控制能力,同时对LTP协议的优化能在更小的时间尺度上提供更灵活的方式提升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本发明的方案使得优化后的LTP协议使用H‑ARQ机制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对于绿块数据的传输过程与原LTP协议并无差异,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红块数据的传输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能起到减少优化后LTP协议在深空信道上总传输延时的作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信道条件,合理地调整数据包载荷大小,以取得最优的传输延时与数据传送数量。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过程 协议优化 块数据 优化 差错控制能力 仿真实验结果 数据传输效率 数据包载荷 保障数据 传输延时 可靠传输 时间尺度 数据传送 提升系统 协议使用 信道条件 空信道 灵活的 总传输 低层 延时 信道 引入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纠删编码的LTP协议优化设计方法,使用所述方法能够缩短LTP协议在深空信道上保障数据可靠传输时的总传输延时,所述方法适用于单程链路延时大于10秒的情况,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红块数据的传输过程,而绿块数据的传输过程与优化前的LTP协议并无差异,所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收发两端选定具有相同的系统码形式的LDPC码,作为面向数据包的长纠删码使用,约定每一码字的最高有效位MSB方向为原始数据包,最低有效位LSB方向为编码产生的冗余数据包;步骤2:发送端LTP协议首先根据Block大小及信道条件,选择特定的Segment载荷数据包尺寸;随后发送端将Block划分成数据包并送入编码器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冗余数据包,按照所述步骤1中约定的原始数据包与冗余数据包顺序送入信道;步骤3: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会丢失部分数据包,接收端收到经信道部分删除的数据包后,首先将剩余数据包送入译码器,通过译码操作恢复若干被信道删除的数据包,随后再启动H‑ARQ过程重传译码后仍未被恢复的数据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8848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