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结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5664.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5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陶海征;朱本钦;赵修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58;C23C14/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邬丽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用石墨靶和金属钒靶,制备C掺杂金属钒膜;再将掺C的金属钒膜至于退火炉中,在大气条件下退火,得到有相变效果的多孔二氧化钒薄膜。通过控制两个靶材的溅射功率来调整C掺杂量,依据C掺杂量和金属钒膜的厚度选择最佳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二氧化钒薄膜,红外透过率调节幅度达到45%,可见光透过率可达70%。本发明采用的基片为普通玻璃、石英玻璃及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在智能窗、光存储器件与光电开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结构 氧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结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 对基片表面进行清洗;2) 利用磁控溅射在基片表面制备V/C复合薄膜,背底真空抽至3.0×10‑3Pa,通入氩气至工作气压为1~2.2Pa,溅射功率为77~300W,溅射时间为2~60min;3)对制备好的V/C复合薄膜退火得到具有相变性能的多孔二氧化钒薄膜,其中退火温度400~600℃,退火时间30~90min,所述退火气氛为空气气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956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