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儿黄疸康复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7586.X | 申请日: | 2015-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利;杜培侠;郝玉芳;张凤芹;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利;杜培侠;郝玉芳;张凤芹;宋敏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儿黄疸康复治疗仪,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小儿黄疸康复治疗仪,包括主体、照射控制装置和内部供电装置,主体上侧通过照射支撑台与恒温箱连接,恒温箱前侧设有固定护理口,固定护理口内部与防菌隔膜连接,恒温箱内设有柔软透气垫,柔软透气垫上侧设有固定透气框,固定透气框内设有透气孔,透气孔外侧设有防尘透气布,黄疸照射装置前侧设有治疗显示屏,治疗显示屏右侧设有照射强度调节旋钮,照射强度调节旋钮下侧设有按压式开关。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对小儿黄疸患者进行光照治疗时,科学有效,简单实用,安全合理,卫生健康,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黄疸 康复 治疗 | ||
【主权项】:
小儿黄疸康复治疗仪,包括主体(1)、照射控制装置(2)和内部供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在主体(1)下侧设有两个承重轮(4),承重轮(4)之间通过转动轴承(5)连接,转动轴承(5)两端设有轴承固定环(6),承重轮(4)左侧设有转向轮(7),转向轮(7)与万向转动装置(8)连接,万向转动装置(8)右侧设有刹车杆(9),万向转动装置(8)通过车轮固定器(10)与主体支撑底板(11)连接,主体支撑底板(11)上设有储物柜(12),储物柜(12)内设有空间分隔板(13),储物柜(12)外侧设有密封柜门(14),密封柜门(14)之间设有密封橡胶膜(15),密封柜门(14)上设有推拉把手(16);主体(1)右侧设有充电孔(17),电源线(18)从充电孔(17)中伸出,电源线(18)上设有变压器(19),电源线(18)末端设有三脚插座(20);主体(1)上侧通过照射支撑台(21)与恒温箱(22)连接,恒温箱(22)前侧设有固定护理口(23),固定护理口(23)内部与防菌隔膜(24)连接,恒温箱(22)内设有柔软透气垫(25),柔软透气垫(25)上侧设有固定透气框(26),固定透气框(26)上设有透气孔(27),透气孔(27)外侧设有防尘透气布(28),恒温箱(22)右侧设有固定扣卡槽(29),恒温箱(22)左上侧设有中空固定轴(30),中空固定轴(30)通过中间活动轴(31)与恒温箱盖(32)连接,恒温箱盖(32)包括透光固定框(33)和透光膜(34),通过透光膜(34)连接在透光固定框(33)内而构成恒温箱盖(32),恒温箱盖(32)上设有把手延伸区(35),把手延伸区(35)上设有固定把手(36),固定把手(36)右侧设有闭合扣固定槽(37),闭合扣固定槽(37)内设有闭合扣(38);恒温箱(22)右侧设有黄疸照射装置(39),黄疸照射装置(39)前侧设有治疗显示屏(40),治疗显示屏(40)右侧设有照射强度调节旋钮(41),照射强度调节旋钮(41)下侧设有按压式开关(42),黄疸照射装置(39)上侧设有基座承重板(43),基座承重板(43)通过基座置入槽(44)与旋转调节基座(45)连接,旋转调节基座(45)通过承重杆固定槽(46)与承重连接杆(47)连接,承重连接杆(47)与中间调节杆(48)一端连接,中间调节杆(48)另一端与支撑连接杆(49)一端连接,支撑连接杆(49)另一端与照射灯固定杆(50)连接,照射灯固定杆(50)上设有控制线接入孔(51),控制线接入孔(51)与调节控制线(52)连接,调节控制线(52)通过控制线穿出孔(53)与黄疸照射装置(39)连接,照射灯固定杆(50)下侧设有照射治疗灯(54),照射治疗灯(54)内设有治疗灯泡(55),治疗灯泡(55)下侧设有光线散射区(56),光线散射区(56)上设有散射玻璃片(57),散射玻璃片(57)下侧设有透明隔热板(58);黄疸照射装置(39)内设有照射控制装置(2),照射控制装置(2)前侧设有视频数据转换器(59),视频数据转换器(59)上设有显示屏控制板(60),照射控制装置(2)上侧设有命令控制器(61),命令控制器(61)通过命令发送线孔(62)与命令发送线(63)一端连接,命令发送线(63)另一端通过命令接收器(64)与命令接收板(65)连接,命令接收板(65)上设有旋钮感应器(66),旋钮感应器(66)上设有信号转换器(67),命令接收板(65)后侧设有信号发送器(68),信号发送器(68)左侧设有强度调节装置(69),强度调节装置(69)内设有信号接收器(70),信号接收器(70)上设有信号发送线(71),信号发送线(71)从信号线孔(72)中伸出,信号线孔(72)外侧设有固定线圈(73),信号发送线(71)与调节控制线(52)连接;主体(1)内设有内部供电装置(3),内部供电装置(3)内设有储蓄电池(74),储蓄电池(74)右侧设有电源线连接孔(75),电源线连接孔(75)与电源线(18)连接,储蓄电池(74)通过供电线(76)与供电孔(77)连接,供电孔(77)另一端通过安全输出线(78)与保险盒(79)连接,保险盒(79)内设有保险丝(80),保险盒(79)左侧设有恒温箱供电板(81),保险盒(79)右侧设有照射供电板(8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利;杜培侠;郝玉芳;张凤芹;宋敏,未经陈洪利;杜培侠;郝玉芳;张凤芹;宋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9758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