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氩粗漏氦细漏组合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199700.2 申请日: 2015-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4807603B 公开(公告)日: 2017-09-08
发明(设计)人: 王庚林;李宁博;董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 王庚林;李宁博;董立军
主分类号: G01M3/20 分类号: G01M3/20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代理人: 张海英,林波
地址: 100054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氩粗漏氦细漏组合检测方法,属于密封性检测方法领域,为解决现有方法τHemin较低、V范围更宽时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氩粗漏氦细漏组合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选择初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为预充氦氩法,再次或多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为预充氦氩压氦氩法;或,初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选择预充氩压氦氩法,再次或多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选择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粗漏检测以氩气测量漏率RAr0max为判据,细漏检测以严密等级τHemin为基本判据,以氦气测量漏率Rmax为表征判据。本发明氩粗漏氦细漏组合检测方法拓展了最长候检时间,有效防止了粗漏和细漏的漏检和错判,进一步解决了检测的适用性、可行性和可信性问题。
搜索关键词: 氩粗漏氦细漏 组合 检测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氩粗漏氦细漏组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选择:初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为预充氦氩法,再次或多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为预充氦氩压氦氩法;或,初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选择预充氩压氦氩法,再次或多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选择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粗漏检测以氩气测量漏率RAr0max为判据,细漏检测以严密等级τHemin为基本判据,以氦气测量漏率Rmax为表征判据;对初次密封性检测可选择固定方案也可选择灵活方案,对再次或多次检测均选择灵活方案;固定方案的严密等级τHemin可为2000d、200d或20d,粗漏检测的氩气测量漏率判据RAr0max可为7.95×10‑4Pa·cm3/s、2.39×10‑3Pa·cm3/s、7.95×10‑3Pa·cm3/s或2.39×10‑2Pa·cm3/s;灵活方案可选择固定方案的τHemin和RAr0max,也可灵活选择τHemin和RAr0max;还包括步骤S2、设计:根据步骤S1所选择的具体方法、方案、τHemin和RAr0max,设计预充氦氩、预充氩和压氦氩的压力和时间条件,设计细漏检测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max,设计细漏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tmax,设计最长粗漏检测时间t4max、最长细漏检测时间t5max及预充氦氩法的最小候检时间t3min,设计固定方案;步骤S2.1、设计预充氦氩、预充氩和压氦氩压力和时间条件的方法为:对首次检测的预充氦氩法,密封时预充气体的总气压P为(1+10%)P0,其中氦气分气压PHe为(1+10%)kP0,P0为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k为预充氦比——PHe与P0之比;氩气分气压PAr为(1+10%)PAr0,PAr0为正常空气中的氩气分气压,PAr0=946Pa;其余为氮气;对固定方案,取k=0.21;对灵活方案,k可在0.03~0.5间灵活取值;初次密封性检测的具体方法选择预充氩压氦氩法,密封时预充气体的总气压P为(1+10%)P0,其中氩气分气压PAr为(1+10%)PAr0,其余为氮气;施压气体的总气压不大于6P0,其中氩气分气压PAr为PAr0,氦气分气压为PE,PE不小于2P0,压氦氩的时间t1应能保证细漏检测的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1max在检漏仪可检的范围;对再次或多次检测的预充氦氩压氦氩法,n(n≥1)次压氦氩中的氩气分气压PAr为PAr0,氦气分气压为PEn,PEn应不小于2P0;为防止细漏漏检PEn应不小于2P0;n次压氦氩的时间t1n通过公式1得到,公式1式中,t3.0n为预充氦氩密封结束至n次压氦氩结束的间隔时间,PEi和t1i为各i次压氦氩的氦气分气压和压氦氩时间;再次或多次检测的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n(n≥2)次压氦氩中的氩气分气压PAr为PAr0,氦气分气压为PEn,n次压氦氩的时间t1.n通过公式1得到,其中k=0;步骤S2.2、设计细漏检测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max的方法为:对首次检测的预充氦氩法,被检件密封后在常温空气中贮存经候检时间t3,细漏检测的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2max通过公式2得到,公式2式中,V为被检件的内腔容积;以为条件,R2max可通过近似公式3得到,公式3对首次检测的预充氩压氦氩法,被检件预充氩密封后在空气中贮存,压氦氩t1时间后在常温空气中贮存经候检时间t2,细漏检测的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1max通过公式4得到,公式4或,以为条件,R1max可通过近似公式5得到,公式5对再次或多次检测的预充氦氩压氦氩法,n(n≥1)次压氦氩后细漏检测的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2n.max通过公式6得到,公式6R2n.max=VτHemin{kP0exp(-t3.0nτHemin)+Σi=1nPEi[1-exp(-t1iτHemin)]exp(-t2,inτHemin)}exp(-t2nτHemin)]]>式中,t2.in为第i次压氦氩结束至n次压氦氩结束的间隔时间,t2n为n次压氦氩结束后在常温空气中的候检时间;以为条件,R2n.max可通过近似公式7得到,公式7对再次或多次检测,以为条件,R2n.max可通过近似公式8得到,公式8以为条件,R2n.max可通过近似公式9得到,公式9再次或多次检测的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n(n≥2)次压氦氩后细漏检测的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1n.max通过公式10得到,公式10或,以为条件,R1n.max可通过近似公式11得到,公式11或,对再次或多次检测,以为条件,R1n.max可通过近似公式12得到,公式12步骤S2.3、被检件的内腔容积上限Vmax通过公式13得到,公式13式中,Lmax0为细漏检测可检最大等效标准漏率,Lmax0=1.0Pa·cm3/s;MHe为以克为单位表示的氦气摩尔质量,MHe=4.003g;MA为以克为单位表示的空气平均摩尔质量,MA=28.96g;步骤S2.4、设计细漏检测最长候检时间tmax的方法为:根据公式14得到与粗漏氩气测量漏率判据RAr0max相应的R0max,R0max为被检件内部氦气分气压等于PHe0时粗漏检测的氦气测量漏率判据,公式14式中,PHe0为正常空气中的氦气分气压,PHe0=0.533Pa;MAr为以克为单位表示的氩气摩尔质量,MAr=39.948g;根据公式15得到粗漏氦气交换时间常数τHe0,公式15式中,L0为粗漏检测可检最小等效标准漏率,根据公式16得到粗漏氩气交换时间常数τAr0,公式16根据公式17得到中漏氦气交换时间常数τHe0.m,公式17其中,细漏氦气测量漏率判据Rmax<R0max;对预充氦氩法,当τHemin>τHe0、R2max≥R0max时,细漏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即组合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t3max通过公式18得到,公式18对其固定方案,t3max通过公式19得到,公式19对预充氦氩法,当τHemin>τHe0、R2max<R0max时,t3max通过公式20得到,公式20对其固定方案,t3max通过公式21得到,公式21对预充氩压氦氩法,当τHemin>τHe0、R1max≥R0max时,细漏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即为组合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t2max通过公式22得到,公式22对其固定方案,t2max通过公式23得到,公式23对预充氩压氦氩法,当τHemin>τHe0、R1max<R0max时,t2max通过公式24得到,公式24对其固定方案,t2max通过公式25得到,公式25对预充氦氩压氦氩法,n(n≥1)次压氦氩后,当τHemin>τHe0、R2n.max≥R0max时,细漏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t3n.max通过公式26得到,公式26当τHemin>τHe0、R2n.max<R0max时,t3n.max通过公式27得到,公式27对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n(n≥2)次压氦氩后,当τHemin>τHe0、R1n.max≥R0max时,细漏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t2n.max通过公式28得到,公式28当τHemin>τHe0、R1n.max<R0max时,t2n.max通过公式29得到,公式29包括t3max、t2max、t3n.max和t2n.max在内的上述tmax不小于0.5h;步骤S2.5、为减少和防止粗漏和细漏的被检件在检测中漏检,设计最长粗漏检测时间t4max、最长细漏检测时间t5max及预充氦氩法最小候检时间t3min的方法为:对预充氦氩法、预充氩压氦氩法、预充氦氩压氦氩法和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t4max通过公式30得到,公式30对预充氦氩法、预充氩压氦氩法、预充氦氩压氦氩法和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当细漏检测测量漏率判据Rmax≥0.905R0max时,其中,Rmax包括R2max、R1max、R2n.max和R1n.max,t5max通过公式31得到,公式31并且,对预充氦氩法,t3min通过公式32得到:公式32式中,lHe.n为漏孔两端气压分别为P0和0时,对应L0(Pa·cm3/s)的粘滞流系数,lHe.n通过公式33得到:公式33对预充氦氩法、预充氩压氦氩法、预充氦氩压氦氩法和预充氩多次压氦氩法,当Rmax<0.905R0max时,t5max通过公式34得到,公式34步骤S2.6、设计灵活方案或固定方案的方法为:根据给定的内腔容积V、根据所选择的τHemin和RAr0max,设计氩粗漏氦细漏组合检测具体方法的灵活方案;密封性严密等级τHemin检测合格的被检件,其最大等效标准漏率Lmax,由公式35得到,公式35选取内腔容积V的范围为0.0006cm3~200cm3,将内腔容积V的数值分段,进行预充氦氩法固定方案和预充氩压氦氩法固定方案的设计,其中R2max通过公式3得到,R1max通过公式5得到;设计R2max、R1max、t3max、t2max、t4max、t5max和Lmax时采用内腔容积V分段的下限值,设计t3min时采用内腔容积分段的上限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庚林;李宁博;董立军,未经王庚林;李宁博;董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997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