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质联用检测饮用水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0277.3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朋;彭靖恺;杜娟;宋韶华;黎泳珊;李常丽;邹志勇;黄跃武;易春盛;计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周玉红 |
地址: | 541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质联用检测饮用水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属于饮用水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加装保护柱;(2)测定条件与方式;(3)建立标准工作曲线;(4)待测饮用水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能直接进样,从而快速地对饮用水中的六种邻苯二甲酸酯(DMP、DEP、DBP、BBP、DEHP及DNOP)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单方便、采样量少、成本低、重现性好、稳定性强等优点,不仅适用于日常环境监测,而且适用于应急事故中污染物的快速筛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用 检测 饮用 水中 六种邻苯二 甲酸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液质联用检测饮用水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装保护柱:将色谱柱加装保护柱,所述保护住的加装方法为:在所述色谱柱的前端使用连接管串联加装保护柱,所述保护柱的入口连接进样口,出口连接色谱柱,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有空心螺钉及密封用压环;(2)测定条件与方式:取6种邻苯二甲酸酯浓度均为200μg/mL的标准溶液,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测定,仪器参数条件具体为: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柱,2.1×50mm,1.8μm;保护柱C18柱,2.1×5mm,1.8μm;流动相0.05%甲酸水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5:95;流速0.1~0.3mL/min,柱温20~40℃;进样量2~8μL;质谱条件为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MRM;监测方式多反应监测;毛细管电压3000~5000V;雾化气压力20~60psi;雾化气流速5~15L/min;雾化气温度300~400℃;选择反应监测母离子、子离子和碰撞能量和扫描方式具体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m/z1 217.2,fragmentor 76,CE 0,扫描模式MRM;邻苯二甲酸二乙酯,m/z1 245.2,fragmentor 86,CE 0,扫描模式MRM;邻苯二甲酸二丁酯,m/z1 301.2,m/z2 245.2,fragmentor 98,CE 0/8,扫描模式MRM;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m/z1 335.2,m/z2 91.1,m/z3 65.2,fragmentor 92,CE 0/50/93,扫描模式MRM;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z1 413.3,m/z2 301.3,m/z3 189.1,fragmentor 130,CE 0/13/17,扫描模式MRM;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m/z1 413.4,m/z2 301.4,fragmentor 130,CE 0/15,扫描模式MRM;(3)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取6种邻苯二甲酸酯浓度均为200μ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准确吸取25μl所述标准溶液,用加碱二次蒸馏水分别定容至10mL,分别得到6种邻苯二甲酸酯浓度均为0.5μg/mL的标准使用液;分别取0、10、20、40、80、160、200、400、800、1600μl上述标准使用液,用加碱二次蒸馏水分别定容至10mL,得到0、0.5、1、2、4、8、10、20、40、80μg/l的系列标准液,采用步骤(2)中表1和表2所列试验条件进样,分别得到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峰面积,再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得到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标准曲线,然后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4)待测饮用水检测:取待测饮用水样品,采用步骤(2)中表1和表2所列试验条件进样,得到待测饮用水样品的峰面积,然后以上述待测饮用水样品的峰面积为纵坐标,带入步骤(3)所得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标准曲线,即得待测饮用水样品的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未经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0027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