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明性高隔热性热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1646.0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6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怡;李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佳怡 |
主分类号: | C08K11/00 | 分类号: | C08K11/00;C01G31/02;C01G30/00;C01G19/00;C09D7/61;C08L29/14;C08L67/02;C08L23/06;C08L69/00;C08L23/08;C08L3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性高隔热性热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VO2纳米粉体,即V粉;(二)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锑锡氢氧化物前躯体,即A粉;(三)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制备铟锡氢氧化物前躯体,即I粉;(四)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钨铯化合物前躯体,即W粉;(五)将V粉按照重量百分比1%‑99%加入到A粉、I粉和W粉中的任意一种、任意两种或三种组合形成的组合物中,放入分散罐,研磨分散,冷冻干燥后再倒入坩埚中,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气氛下,于460‑680℃下煅烧3‑48小时,冷却后,获得高透明性高隔热性热相变材料。本发明所获得的纳米粉体,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等视窗玻璃表面涂层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节能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一次粒径 高透明性 高隔热 前躯体 热相变 纳米粉体 表面涂层材料 惰性气体保护 铟锡氢氧化物 重量百分比 氢氧化物 视窗玻璃 研磨分散 铯化合物 分散罐 放入 锑锡 坩埚 煅烧 冷却 节能 汽车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高透明性高隔热性热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VO2纳米粉体将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含钒化合物、含钨化合物、混合溶剂、分散剂和还原剂放入含有研磨球的反应釜中,高速旋转反应釜的搅拌转子,转子转速为1000‑8000转/分钟,水热反应釜中的温度为160‑300℃,压力为1‑20kg,反应分散时间为16‑100小时,经过研磨、反应和分散后获得一次粒径不大于10nm的VO2前驱体,即V粉;①钒化合物:5%‑20%;②含钨化合物:0.1%‑1%;③分散剂:0.1‑1%;④混合溶剂:80%‑94.7%;⑤还原剂:0.1%‑1%;且含钒化合物、含钨化合物、混合溶剂、分散剂和还原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二)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锑锡氢氧化物前驱体三氯化锑SbCl3粉体和锡粒按照重量比1%‑99%范围内的不同的重量比放入浓度为36%的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加热溶解后,倒入装有研磨球的砂磨机中,高速研磨分散6小时的同时,加入适量的氨水调整pH值为7,再静止放置72小时后,把上面的透明液体抽掉,把下面的沉淀物中再加入大量去离子水,重复上面所述的步骤3次,最后沉淀下来的沉淀物用冷冻干燥方法获得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锑锡化合物前驱体,即A粉;(三)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铟锡氢氧化物前驱体把铟钉和锡粒按照重量比1%‑99%范围内的不同的比例放入浓度为36%的硝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加热溶解后,倒入装有研磨球的砂磨机中,开始高速研磨分散6小时的同时,加入适量的氨水调整PH值为7,再静止放置72小时后,把上面的透明液体抽掉,把下面的沉淀物中再加入大量去离子水,重复上面所述的步骤3次,最后沉淀下来的沉淀物用冷冻干燥方法获得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铟锡氢氧化物前驱体,即I粉;(四)制备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钨铯化合物前驱体把含钨化合物和含铯化合物按照1%‑99%范围内的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后,倒入装有研磨球的砂磨机中,再添加适量的去离子水和少量的分散剂磷酸,高速研磨分散6小时后,用冷冻干燥方法获得一次粒径不大于20nm的钨铯化合物前驱体,即W粉;(五)将V粉按照重量百分比1%‑99%加入到A粉、I粉和W粉中的任意一种、任意两种或三种组合形成的组合物中,放入分散罐,研磨分散,冷冻干燥后再倒入坩埚中,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气氛下,于460‑680℃下煅烧3‑48小时,冷却后,获得高透明性高隔热性热相变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佳怡,未经李佳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0164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载型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绳头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