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远程电动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2955.X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7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3/32;H01H3/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电动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包括连接座、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后端且内设双电源电路的开关模块、转动设置在开关模块前端的两个翘板按键、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前座和设置在前座内的用于电动驱动翘板按键往复摇动的远程电动操作机构;远程电动操作机构是两个电磁驱动机构,各电磁驱动机构带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做往复摇动;两个翘板按键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转换开关模块内的双电源电路。本发明尤其适用作为电力用双电源转换开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远程 电动 控制 双电源 电力 开关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远程电动控制双电源电力开关,包括连接座和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后端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远程电动操作机构;开关模块内设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和两个用于通断相应一条进电电路的进电通断机构;所述双进一出型双电源电路包括一个出电接线端子、两个进电接线端子和两个U形动触片;各进电通断机构包括一个翘板按键、一个按键基座和一个弹性顶针组件;翘板按键固定设置在按键基座上;在外力作用下翘板按键和按键基座同步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带动相应一个弹性顶针组件往复拨动相应一个U形动触片,使得该U形动触片往复摇动;各U形动触片和出电接线端子电连接,各U形动触片在相应一个进电通断机构作用下做往复摇动,并在往复摇动的过程中,通断自身和相应一个进电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路;远程电动操作机构包括卡装设置在连接座前端的前座、设置在前座内的两个电磁驱动机构以及与电磁驱动机构电连接的具有无线收发模块的智能中控电路模块;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电磁铁、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衔铁、转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驱动杆和为衔铁提供复位弹力的拉簧;安装支架设有用于设置在前座内壁上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电磁铁的第二安装部、作为驱动杆转动中心的转轴、用于勾挂拉簧一端的勾孔和用于作为衔铁转动中心的转动支承部;衔铁的中部设有与安装支架的转动支承部适配的枢接限位部,衔铁的一端设有与芯棒适配的吸附部,衔铁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第一支杆转动的插板部,衔铁在插板部和枢接限位部之间设有用于勾挂拉簧另一端的挂孔;驱动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组合成V字形,该V字形的开口朝向后方;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相连处设有与安装支架的转轴适配的限位轴孔,第一支杆位于第二支杆的上方;第一支杆远离限位轴孔的一端设有与衔铁插板部适配的插孔;衔铁的插板部插入到第一支杆的插孔中;第一支杆远离限位轴孔的末端抵接在翘板按键的上部;第二支杆远离限位轴孔的末端抵接在翘板按键的下部;安装支架中的第二安装部的板体沿铅垂线方向设置,其中心处沿前后方向设有一通孔,第二安装部通过该通孔套设在芯棒的前端上;各安装支架远离另一个电磁驱动机构的一侧的板体向后垂直折弯延伸形成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上设有四个安装螺孔,前座的与该第一安装部邻接的侧壁上设有四个安装透孔,各螺钉穿过相应一个安装透孔后旋紧在相应一个安装螺孔中,从而把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相应一个侧壁上;安装支架另一侧的板体向后垂直折弯延伸形成与第一安装部平行的支撑板部,支撑板部的后端作为转动支承部;勾孔设置在支撑板部前端的板体上,且沿左右方形贯穿支撑板部板体;支撑板部顶端的部分板体先垂直折弯并朝着接近另一个电磁驱动机构的方向水平延伸,再垂直折弯并朝着向上方向延伸形成转轴支板部,该转轴支板部上设有轴孔,一个作为转轴的销轴固定在该轴孔中;转动支承部后端的顶部设有一个向后水平突出的上限位凸台,转动支承部后端的底部设有一个向后水平突出的下限位凸台,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夹合形成一个限位缺口;下限位凸台的顶端还设有与限位缺口连通的防脱槽;各驱动杆在往复转动中,通过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往复拨动相应一个翘板按键从而通断其所控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0295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