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逆热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变色溶液体系的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2456.9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0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敏;沈浩;梁栋;莫善军;鞠英辉;张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9/02 | 分类号: | C09K9/02;C08L27/06;C09D1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梁莹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热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变色溶液体系的制备与应用,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9H42ClN和金属盐按照21‑51的摩尔比例溶于乙醇或水相中,通过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蒸发溶剂得到凝胶状固体,即为可逆热变色材料,变色温度集中至50‑75℃。本发明的可逆热变色材料制备比较简单,绿色环保,稳定可靠,颜色变化鲜明,材料易得,实施容易。该可逆热变色材料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所形成的热致变色溶液体系,颜色可调且热致变色灵敏度高且颜色可调,可逆变色持久,变色温度区间主要集中在20‑100℃。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变色 材料 制备 及其 溶液 体系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可逆热变色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首先,按照2:1‑5:1的摩尔比例分别称取所需量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9H42ClN和金属盐;其次,将称取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9H42ClN和金属盐溶于乙醇或水相中;最后,通过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蒸发溶剂得到凝胶状固体,即为可逆热变色材料,变色温度集中至50‑80℃;其中,所述金属盐为金属镍盐或金属铬盐,所述金属镍盐为NiCl2、NiCl2·6H2O、Ni(NO3)2·6H2O中的一种,所述金属铬盐为CrCl3、CrCl3·6H2O、Cr(NO3)3·6H2O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1245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