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官能团吖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5877.7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87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华;陈雯雯;王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19/06 | 分类号: | C07D219/06;C07D491/056;C07D219/04;C07D219/02;C07D2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陆凤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官能团吖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利用双膦配体与钯配合物催化的串联偶联/环化反应制备得到了式I所示的吖啶类化合物,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示。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能够高产率地制备得到多官能团吖啶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官能团 吖啶类 化合物 及其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如下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i)在有机溶剂中,在碱、催化剂钯配合物和双膦配体存在下,用邻卤苯甲醛类化合物Ia和芳香胺类化合物Ib进行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其中,R1选自下组: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烷基酯基、F、Cl、硝基、氰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30芳基、芳基取代的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氧基、芳基氧基(Ar‑O‑)、芳基酯基(Ar‑OC(O)‑)或芳基取代的C1‑6烷氧基;其中所述芳基为未取代或者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F、Cl、C1‑6烷基、C1‑6卤代烷基、硝基、氰基、酯基(C1‑6烷基‑OC(O)‑);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烷基酯基、F、Cl、硝基、氰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30芳基、芳基取代的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氧基、芳基氧基、芳基酯基或芳基取代的C1‑6烷氧基;其中所述芳基为苯基或者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F、Cl、C1‑6烷基、C1‑6卤代烷基、硝基、氰基、酯基;或R2和R3共同构成选自下组的基团:‑OCH2O‑(环二氧丙基),或者‑CR=CR‑CR=CR‑;其中R选自下组: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C1‑6烷基酯基、F、Cl、硝基、氰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30芳基、芳基取代的C1‑6烷基);R4选自下组: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烷基酯基、F、Cl、硝基、氰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30芳基、芳基取代的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氧基、芳基氧基、芳基酯基或芳基取代的C1‑6烷氧基;其中所述芳基为苯基或者被一个或多个选自下组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F、Cl、C1‑6烷基、C1‑6卤代烷基、硝基、氰基、酯基;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F、Cl、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氧基、C1‑6烷基酯基、苄氧基、硝基、氰基、芳基取代的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氧基、芳基氧基(Ar‑O‑)、芳基酯基(Ar‑OC(O)‑)、芳基取代的C1‑6烷氧基;或R5、R6、R7、R8中相邻的任意两个与其相连的碳碳键(单键或双键)共同构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其中,所述的取代基指芳基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F、Cl、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氧基、C1‑6烷基酯基、苄氧基、硝基、氰基、芳基取代的C1‑6烷基、C1‑6烷氧基、C1‑6卤代烷氧基、芳基氧基、芳基酯基、芳基取代的C1‑6烷氧基;X为Br、I或Cl;
表示单键或双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158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