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探现场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8908.4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夏临;高红兵;王晓伟;冯涛;王春雷;赵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崔建中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钻探现场监测方法,监测从开孔至终孔,通过拍摄钻探现场的影像,每隔t时长进行一次钻探结果分析通过影像时长分析,判定钻探时间是否足够;通过钻机分析,判定钻机是否正常工作;通过岩芯长度分析,判定钻探是否正常;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判定与实际现场情况是否相符。本发明提供的监测方法能够实现钻探现场影像的批量处理,可对现场钻探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及时发现少钻假钻等问题,达到较好的预警效果;不仅可以减少现场质量监督人员的人力成本,还可有效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保证了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探 现场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钻探现场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从开孔至终孔,通过拍摄钻探现场的影像,每隔t时长进行一次钻探结果分析并得出判定结论,具体步骤为:1)影像时长分析:分析拍摄时间、钻探时间是否正常:若T‑A‑B<0,则拍摄时间不足,输出无法分析的判定结论;若T‑A‑B>δt,则输出钻探时间不足的判定结论;若T‑A‑B≤δt,则钻探与实际相符,进入下一步分析;其中,T为从开孔至终孔的影像时长,A为钻探所需理论时长,B为钻探设备闲置及维修时长,δt为影像时长允许误差;2)钻机分析:对影像中钻机的特征进行检测取样,对钻机钻杆顶端中心位置进行匹配识别和比对,确认钻机工作状态:若则输出钻机未工作的判定结论;若则输出钻机工作正常的判定结论;其中,为分析判断的总次数,Mi+1和Mi分别为第i+1次分析和第i次分析时影像中钻机钻杆顶端中心位置,δm为钻杆顶端中心位置位移累积最小变化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189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衡阻退让预应力钢绞线锚索
- 下一篇:一种动力推管行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