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发射站双基正侧视SAR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9553.0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余;武俊杰;刘竹天;孙志超;黄钰林;杨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周永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定发射站双基正侧视SAR成像方法,首先采用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去除空变的距离弯曲;其次进行非线性调频变标处理,完成对空变多普勒调频率的均衡;再采用第二次频‑频坐标变换,去除空变的距离徙动;最后利用二维傅里叶反变换,完成对ST‑BSSAR回波的聚焦成像,从而解决了传统SAR成像方法和现有双基SAR成像方法无法解决ST‑BSSAR数据处理时的二维空变问题,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频‑频坐标变换和方位非线性调频变标处理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固定发射站双基正侧视SAR距离徙动和方位多普勒调频率的二维空变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发射 站双基正 侧视 sar 成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固定发射站双基正侧视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ST‑BSSAR空间几何结构,并对参数进行初始化;B、计算ST‑BSSAR到地面任意点目标的双基距离和,并根据得到的双基距离和获取点目标回波,然后对点目标回波进行下变频;C、获取经步骤B下变频后的点目标回波的二维频域表达式,进行距离向脉冲压缩,得到距离脉冲压缩后的点目标回波;D、对由步骤C得到的点目标回波进行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得到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处理后的点目标回波;E、根据方位向非线性调频变标函数对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后的点目标回波,进行非线性调频变标处理;F、对由步骤E得到的非线性调频变标处理后的点目标回波进行第二次频‑频坐标变换,得到第二次频‑频坐标变换处理后的点目标回波;G、对由步骤F得到的点目标回波进行二维傅里叶反变换,得到ST‑BSSAR图像;所述步骤A建立ST‑BSSAR空间几何结构,具体包括:在直角坐标系中,场景中心设为坐标原点O,设P(x,y,0)为地面任意目标;发射站固定,其位置坐标为(xT,yT,HT),接收站零时刻的位置坐标为(xR,0,HR);其中,x为该地面目标的X轴坐标,y为该地面目标的Y轴坐标,xT为发射站的X轴坐标,yT为发射站的Y轴坐标,HT为发射站的Z轴坐标;xR为接收站的X轴坐标,HR为接收站的Z轴坐标;接收站的飞行速度为V,飞行方向与Y轴平行;所述步骤B计算ST‑BSSAR到地面任意点目标的双基距离和的公式为:R(t;x,y)=RT(x,y)+RR(t;x,y)其中,为发射站到P(x,y,0)的距离,为接收站到P(x,y,0)的距离,t表示方位时间变量;所述步骤B根据得到的双基距离和获取点目标回波,并对点目标回波进行下变频,具体公式为:其中,τ为距离向时间变量,wr[·]代表距离时间窗,wa[·]为方位时间窗,tc=y/V,k是发射信号的调频斜率,c为电磁波速度,f0为发射信号中心频率;所述步骤C二维频域表达式的相位为:θ2df=πft2ka′-πfτ2k-2π(f0+fτ)Rcr(R0R(x),y)c-2πfttc]]>其中,为接收站到目标P(x,y,0)的最近斜距;距离压缩后的θ2df表达式为:θ2df=πft2ka′-2π(f0+fτ)Rcr(R0R(x),y)c-2πfttc;]]>所述步骤D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关系为:ft=f0+fτf0ft′]]>其中,ft′为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后的方位频率变量,f0为发射信号中心频率,fτ为距离频率变量;所述步骤E非线性调频变标处理具体包括:首先,设ka(x,y)为同一距离单元内坐标为(x,y)的目标的多普勒调频率,ka(xref,yref)为该距离单元内参考目标的多普勒调频率;其中,xref为该参考目标的X轴坐标,yref为该参考目标的Y轴坐标;其次,算出多普勒调频率的差分为:Δka(x,y)=ka(x,y)‑ka(xref,yref)对Δka(x,y)沿方位时间进行二次积分,得到多普勒调频率均衡函数的相位,记为φnlcs(t),从而得到方位向非线性调频变标函数为:snlcs(t)=exp{jφnlcs(t)};然后,将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后的目标回波数据与snlcs(t)相乘,完成了对同一距离单元内多普勒调频率的均衡,均衡后的θ′2df变为θ2df′=πft′2ka(xref,yref)-2π(f0+fτ)Rcr(R0R(x),y)c-2πft′tc-πfτft′f0tc]]>最后,采用如下参考函数Sref=exp(-jπft′2ka(xref,yref)),]]>去除均衡后θ′2df中方位频率的二次项,θ′2df变为:θ2df′=-2π(f0+fτ)Rcr(R0R(x),y)c-2πft′tc-πfτft′f0tc;]]>所述步骤F第二次频‑频坐标变换关系为:ft=(1+fτ2f0)ft′]]>其中,ft′为第一次频‑频坐标变换后的方位频率变量,f0为发射信号中心频率,fτ为距离频率变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1955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