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氨氧化过程中电子受体促进污泥消化液中慢速生物降解COD降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0106.7 | 申请日: | 2015-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莹;何岳兰;李夕耀;郭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氨氧化过程中电子受体促进污泥消化液中慢速生物降解COD降解的方法,属于低C/N比城市污水处理及剩余污泥生化处理减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涉及装置包括原水水箱、进水泵、硝化反应器SBRN、空压机、排泥泵、排水泵、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方法是在硝化反应器SBRN内通过曝气完成氨氧化过程,然后将硝化反应器SBRN的剩余污泥及排水通过泵输入到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在该反应器内完成剩余污泥消化的同时利用污泥消化产生的有机物完成反硝化;系统不仅实现了剩余污泥减量,还解决了生物硝化反硝化碳源不足问题。本发明创新性的利用了污泥消化液中慢速生物降解COD,可以节省外加碳源费用,提高脱氮效率,并且降低污泥消化液氮磷排放,设备简单,运行灵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氧化 过程 电子 受体 促进 污泥 消化液 慢速 生物降解 cod 降解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氨氧化过程中电子受体促进污泥消化液中慢速生物降解COD降解的方法,所涉及的装置是处理低C/N比城市生活污水的成套装置,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原水水箱(1)、进水泵(2)、硝化反应器SBRN(3)、空压机(4)、排水泵(5)、排泥泵(6)、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7);原水水箱(1)为开口箱体,其中的污水通过进水泵(2)进入到硝化反应器SBRN(3),硝化反应器SBRN(3)曝气结束的出水和剩余污泥分别通过排水泵(5)和排泥泵(6)进水到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7);硝化反应器SBRN(3)中部设有搅拌器I(3.1)连接搅拌桨,反应器器壁分别设有溢流阀I(3.3)、取样口I(3.4)、排水阀I(3.5)和排泥阀(3.6),反应器中安装WTW3420水质分析多参数测定仪I(3.2)连接pH及DO探头;此外,硝化反应器SBRN(3)与空压机(4)相连,通过气体流量计(4.1)连接曝气盘(4.2);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7)中部设有搅拌器II(7.1),反应器器壁一侧设有进水口(7.2)和进泥口(7.4),另一侧分别设有溢流阀II(7.5)、取样口II(7.6)及排水阀II(7.7);另外,反应器中安装WTW3420水质分析多参数测定仪II(7.3)连接pH及ORP探头;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启动:取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出水总氮小于15mg/L的污泥,加入到硝化反应器SBRN中,投加后活性污泥浓度MLSS为2000~3000mg/L;同时取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和厌氧氨氧化污泥,并取一定量的除碳污泥和微量水解酸化纯菌一起加入到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中,其中各污泥投加体积比为厌氧消化污泥:厌氧氨氧化污泥:除碳污泥=5:3:2~7:2:1,各污泥的污泥浓度MLSS分别为厌氧消化污泥5000~8000mg/L,厌氧氨氧化污泥和除碳污泥2000~3000mg/L,投加的水解酸化纯菌浓度为2~6g/L,投加后反应器内MLSS在4000~5000mg/L;2)运行时调节操作如下:硝化反应器SBRN处理低C/N比城市生活污水,每周期运行时序依次为进水、缺氧搅拌、曝气、沉淀、排泥、闲置、排水:I进水 设定进水量为反应器有效容积的30%~40%;II缺氧搅拌 进水结束后,启动搅拌器I进入缺氧搅拌阶段,设定缺氧搅拌时间为1~2h;III曝气 启动空压机进入曝气阶段,将原污水中的氨氮氧化为NOx‑‑N,设定曝气时间为4~6h,维持溶解氧为2~3mg/L;IV沉淀 设定沉淀时间为30~45min;V排泥 设定排泥量为每升有效容积排泥5~10ml/d;VI闲置 设定闲置时间为5~8h;VII排水 设定排水量为反应器有效容积的30%~40%;污泥消化‑反硝化反应器SBRA每周期运行时序依次为:进泥厌氧消化、进水、搅拌、沉淀、排水:I进泥厌氧消化 硝化反应器SBRN的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进入到反应器后,启动搅拌器II开始厌氧消化,消化时间为5~8h;II进水 进水为硝化反应器SBRN曝气结束的出水,设定进水量为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70%;III搅拌 搅拌时间为4.5~6.5h;IV沉淀 设定沉淀时间为1~2h;V排水 设定排水比为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7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2010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