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打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0631.9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1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姜有为;李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菁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16;C12P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两步基因打靶方法以及用于基因打靶的核苷酸构建物,所述方法能提高基因打靶效率和精确鉴定靶基因敲除株。本发明方法包括首先通过同源重组用打靶盒高效替换基因组中的靶基因,所述打靶盒由靶基因活性变异体、标记基因和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构成。然后通过重组酶切除打靶盒,在靶基因上留下一个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而产生靶基因敲除株。本发明还包括利用重组酶表达载体中的反选择标记除去敲除株中的重组酶表达载体。本发明方法可以利用所有机体细胞中内源性的同源重组过程,因此,可以用于改造机体的任何基因。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 打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基因打靶的核苷酸构建物,其结构如下式所示:5’‑A1‑B1‑C1‑X‑C2‑B2‑A2‑3’5’‑A1‑B1‑C1‑C2‑X‑B2‑A2‑3’或5’‑A1‑B1‑X‑C1‑C2‑B2‑A2‑3’其中,A1、A2是同源序列;B1、B2是位点特异性重组位点;C1、C2是标记基因且不同时为空;X是靶基因活性变异体;所述靶基因活性变异体具有该靶基因的功能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菁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菁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2063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