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带正电荷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荧光纳米微球及其生物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6607.6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权;陈洁;杨旭东;杨雪;孙源卿;杨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12/14;C08F8/34;G01N21/6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表面带正电荷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荧光纳米微球及其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合成出一种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微球乳液,将带有负电荷的具有AIE效应的荧光分子通过静电作用力修饰到纳米微球表面。荧光分子由于受到库仑力的作用分子内转动受到限制,吸收的能量基本通过荧光辐射释放出来,因此荧光分子修饰到纳米微球上荧光百倍增强,表现出优异的AIE性质。我们所制得的荧光纳米微球荧光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表面带正电荷易于进入细胞和生物检测。因此,我们制得的表面带正电荷的荧光纳米微球在细胞成像等生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正电荷 具有 聚集 诱导 荧光 增强 性质 纳米 及其 生物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表面带正电荷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荧光纳米微球,其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1)量取5~10mL聚合单体1分散于150~200mL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0.04g~0.5g的聚合单体2;室温、氮气保护下,机械搅拌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氧气;升温至70~90℃后加入10mL、含0.3~0.5mmol引发剂的水溶液于反应体系中,氮气保护、搅拌下聚合反应5~20小时,得到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微球溶液;高速离心洗涤后将得到的纳米微球重新超声分散于100mL去离子水中;2)量取10~20mL步骤1)所得到的纳米微球溶液,加入10~20mL去离子水,然后再加入3~5mL、80~150μg/mL的AIE型荧光分子,在50~80℃、氮气保护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4~10h;高速离心除去未复合的AIE型荧光分子,获得AIE分子复合的表面带正电荷的荧光纳米微球;将得到的荧光纳米微球分散于去离子水中,从而得到表面带正电荷的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性质的荧光纳米微球;聚合单体1是苯乙烯、氟代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单体2是N,N,N‑三甲基乙烯基苯甲氯化铵、2‑(二异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或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盐酸盐;AIE型的荧光分子是9,10‑二(苯乙烯基)蒽磺酸盐、1,2‑二[4‑(3‑磺酸丙氧基)苯基]‑1,2‑二苯基乙烯二钠盐或1,1,2,2‑四[4‑(3‑磺酸丙氧基)苯基]乙烯四钠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266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