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0403.X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0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汪佳佳;汪若尘;谢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汽车节能减排领域的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包括直线电机、磁流变减振器、桥式整流器、DC‑DC变换器和储能器;直线电机与磁流变减振器集成同轴连接,桥式整流器19一端与直线电机连接,另一端与DC‑DC变换器连接,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与储能器25连接,回收能量,电储能器25的输出端与所述励磁线圈8电连接,将储存的电能传送给所述励磁线圈8,用于调节所述励磁线圈8的电流,实现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5的阻尼可调,同时根据DC‑DC变换器不同模式调节向悬架的输出电压的大小来调节直线电机阻尼力大小,达到一种自供能量实现双重减振效果的状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供 能量 阻尼 可调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电机(4)、磁流变减振器(15)、桥式整流器(19)和储能器(25);所述直线电机(4)包括动子活塞杆(2)、三相饼式电枢绕组(5)和定子外壳(18);所述动子活塞杆(2)上覆有永磁体(3),所述三相饼式电枢绕组(5)绕在所述定子外壳(18)内部的铁芯上;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5)包括顶盖(6)、电磁活塞(7)、励磁线圈(8)和缸筒(10);所述顶盖(6)与所述直线电机(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活塞杆(2)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直线电机(4)底部和所述顶盖(6)进入所述缸筒(10),所述动子活塞杆(2)下端与所述电磁活塞(7)通过螺母(11)连接;励磁线圈(8)缠绕在所述电磁活塞(7)的凹槽内;所述桥式整流器(19)一端与所述直线电机(4)电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19)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器(25)电连接;所述储能器(25)的输出端与所述励磁线圈(8)电连接,将储存的电能传送给所述励磁线圈(8);还包括DC‑DC变换器(20),所述DC‑DC变换器(20)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器(1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20)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器(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变换器(20)包括开关T1(21)、开关T2(22)、二极管(23)和电感LDC(24);所述开关T1(21)的一端与所述桥式整流器(1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T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D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DC(24)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T2(22)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T2(22)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23)的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23)的负极端连接在所述开关T1(21)和电感LDC(24)之间;所述储能器(25)包括电容(26),所述电容(26)和所述开关T2(22)并联;当所述开关T1(21)闭合,所述开关T2(22)断开,所述DC‑DC变换器(20)就处在Boost模式,此时由所述DC‑DC变换器(20)输出的电压增大,占空比增加,所述直线电机(4)的绕组电流增大,从而阻尼力增大;当所述开关T1(21)断开,所述开关T2(22)闭合,所述DC‑DC变换器(20)就处在Buck工作模式,占空比减小,所述直线电机(4)的绕组电流减小,阻尼力减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3040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