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8185.2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3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韩;闵凯;贺云建;彭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33/10 | 分类号: | C09J133/10;C09J16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包括: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溶于丙酮中,制成第一胶黏剂;B)、将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制得复合胶黏剂;C)、将复合胶黏剂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5‑15min后将残留在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8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本发明的优点是:1.操作简单;2.不影响陶瓷器美观度;3.不影响陶瓷器原真性;4.复合胶黏剂具有可逆性,可以对陶瓷微裂隙进行可再生性修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裂隙 再生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古陶瓷微裂隙的可再生性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并将其添加到丙酮中,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溶解后制成第一胶黏剂,备用;所述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与丙酮的质量用量比为1:(1.5‑2.5);B)、取上述制备的第一胶黏剂,将其与环氧树脂胶黏剂互溶,充分混合均匀后制得复合胶黏剂;所述第一胶黏剂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质量用量比为1:(0.8‑1.2);C)、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胶黏剂均匀涂于陶瓷的微裂隙处,5‑15min后将残留在所述陶瓷表面的复合胶黏剂刮除,用鼓风机对陶瓷微裂隙处进行吹风6‑8h,然后将陶瓷放置于通风处6‑8天,即完成陶瓷的首次修复;D)、首次修复之后当需要对修复后的陶瓷进行复原时,向修复后陶瓷的微裂隙处添加丙酮,微裂隙处的胶黏剂溶解后,对陶瓷进行清洗即完成陶瓷的复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4818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修补材料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粘结剂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 黏合剂;一般非机械方面的黏合方法;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黏合方法;黏合剂材料的应用
C09J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黏合剂,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类聚合物的衍生物的黏合剂
C09J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J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J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