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49751.1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6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沙;蒋杰;梁文莉;李琳琳;许伟豪;汤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30 | 分类号: | A61K9/30;A61K9/24;A61K31/196;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脉冲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脉冲制剂包括双释放片芯和薄膜包衣层,所述的双释放片芯是由药物、含药固体分散体和内层辅料组成。本发明的脉冲双释放制剂在达到时滞后,呈现明显的脉冲双释放行为,双释放片芯快速崩解,速释部分迅速释放药物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含药固体分散体缓慢释放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达预定时滞后,1h内累积释药百分率大于40%,12h累积释药百分率大于80%。本发明的脉冲双释放制剂的释药时滞通过改变双释放片芯与薄膜包衣层的处方工艺控制时滞为1~13h,以满足任意本领域常规药物防治疾病的高发节律性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释放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脉冲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该脉冲制剂包括双释放片芯和薄膜包衣层,所述的双释放片芯是由药物、含药固体分散体和内层辅料组成;所述的双释放片芯中,所述药物和含药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质量比为1:(0.1~10);所述的含药固体分散体包含质量分数3~50 %的药物和50~97 %的载体材料;所述的内层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和润滑剂,并可任选包含粘合剂;所述含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按比例称取药物、载体材料,首先根据载体材料性质,使其溶解或熔融后,将药物加入其中,并分散均匀,除去溶剂或冷却,制备得到含药固体分散体;或按比例称取药物和载体材料,将其混合后热熔挤出,制备得到含药固体分散体;所述的药物及含药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为双氯芬酸,及其药用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载体材料选自硬脂酸、硬脂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填充剂为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充剂的用量为双释放片芯总质量的5~80 %;所述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崩解剂的用量为双释放片芯总质量的2~40 %;所述的粘合剂为淀粉浆、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聚维酮、明胶、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合剂的用量为双释放片芯总质量的0~30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滑剂的用量优选为双释放片芯总质量的1~30 %;所述薄膜包衣层的重量为双释放片芯重量的1~50 %,所述的薄膜包衣层包括包衣材料和增塑剂,所述包衣材料、增塑剂的重量比为1:(0.05~0.5);所述的包衣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增塑剂选自精制椰子油、蓖麻油、玉米油、液状石蜡、甘油单乙酸酯、甘油三乙酸酯、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甘油、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4975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