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沥青烟气加热的新型台车式碳素焙烧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1300.X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丽;李双珠;罗巨波;顾玉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沥青烟气加热的新型台车式碳素焙烧炉系统,利用“焙烧工序产生的沥青烟气”作为热源,来加热台车式碳素焙烧炉内的碳素产品。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天然气消耗量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在整个焙烧阶段,本系统的台车式碳素焙烧炉炉内无明火,分离了“爆炸三要素”中的“明火要素”,即使出现了助燃风过量的情况(氧气含量过量),本系统的台车式碳素焙烧炉也不会导致台车式碳素焙烧炉发生爆炸的安全事故;在整个焙烧阶段,包括Ⅰ焙烧工序与Ⅱ焙烧工序,不论是升温阶段,还是在降温阶段,台车式碳素焙烧炉的炉内气氛得到严格的控制,安全性更高;本系统能够高效回收台车式碳素焙烧炉的余热,更经济节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沥青 烟气 加热 新型 台车 碳素 焙烧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沥青烟气加热的新型台车式碳素焙烧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五台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烟气集中焚烧装置(2)、余热回收单元(3)和烟囱(4);每台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具有炉体(1‑1)、进气总管(1‑2)、烟道阀(1‑5)、余热阀(1‑6)、加热控制阀(1‑7)、冷却控制阀(1‑8)和进气控制阀(1‑4),各台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通过沥青烟气管道(5)、余热回收管道(6)、烟气加热管道(7)和循环冷却管道(8)并联设置,所述沥青烟气管道(5)连接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的烟道阀(1‑5),余热回收管道(6)连接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的余热阀(1‑6),烟气加热管道(7)连接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的加热控制阀(1‑7),循环冷却管道(8)连接台车式碳素焙烧炉(1)的冷却控制阀(1‑8),进气控制阀(1‑4)与进气总管(1‑2)相连,进气总管(1‑2)与加热控制阀(1‑7)和冷却控制阀(1‑8)相连;所述烟气集中焚烧装置(2)包括烟气集中焚烧器(2‑1)和主烧嘴(2‑2),主烧嘴(2‑2)设置在烟气集中焚烧器(2‑1)的底部,所述沥青烟气管道(5)和烟气加热管道(7)接入烟气集中焚烧装置(2)的烟气集中焚烧器(2‑1)内;所述余热回收单元(3)包括冷却循环风机(3‑1)、R1余热换热器(3‑2)、R2余热换热器(3‑3)、R3余热换热器(3‑4)、保压罐(3‑5)、回油罐(3‑6)、热油泵组(3‑7),所述余热回收管道(6)依次接入R2余热换热器(3‑3)和R3余热换热器(3‑4),循环冷却管道(8)依次接入冷却循环风机(3‑1)、R1余热换热器(3‑2)和R3余热换热器(3‑4),R3余热换热器(3‑4)和热油泵组(3‑7)通过冷导热油管道连接,回油罐(3‑6)与热油泵组(3‑7)连接,所述回油罐(3‑6)与保压罐(3‑5)之间通过辅助连接管道(3‑8)连接,保压罐(3‑5)通过热导热油管道(3‑9)与R3余热换热器(3‑4)连接;所述烟囱(4)设置在冷却循环风机(3‑1)与R1余热换热器(3‑2)之间的循环冷却管道(8)上,且烟囱(4)通过管道压力调节阀(9)与循环冷却管道(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130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