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顶龙骨与双层施工平台的一体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1806.0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乐;杨瑞增;张辉;尹志鸿;姜桃红;张福英;冯宇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6 | 分类号: | E04B9/06;E04B9/18;E04G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朱婷婷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吊顶龙骨与双层施工平台的一体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自上而下包括屋面钢梁、上层平台吊杆、上层平台梁、吊顶吊杆、吊顶龙骨、下层平台吊杆和下层平台梁,上下层平台梁上均铺设脚手板形成双层施工平台,施工人员在上层平台进行吊顶管线施工,在下层平台上进行吊顶板安装,上下层施工同时进行;各构件可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制作简单;依据各节点特点选用独特连接件,依据承重选择构件材料,保证强度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无需搭设满堂脚手架,节省材料节约空间,不对低空区施工造成干扰,节约了工期,经济效益明显;兼做吊顶施工平台和吊顶龙骨,吊顶施工完成后只需要拆卸下层平台吊杆和下层平台梁即可,实用性强,尤其适用于高层大跨度吊顶施工。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龙骨 双层 施工 平台 一体化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吊顶龙骨与双层施工平台的一体化结构,吊装在高层大跨度结构的屋面钢梁(1)上,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12)与屋面钢梁(1)固定连接的若干上层平台吊杆(2)、通过第二连接件(13)连接在上层平台吊杆(2)底端的上层平台梁(3)、顶端与上层平台梁(3)螺栓连接的吊顶吊杆(4)、通过第三连接件(14)连接在吊顶吊杆(4)底端的吊顶龙骨(5)、顶端与上层平台梁(3)螺栓连接的下层平台吊杆(6)、通过第四连接件(15)连接在下层平台吊杆(6)底端的下层平台梁(7);所述下层平台梁(7)的高度低于吊顶龙骨(5)的高度,两者的高度差满足施工人员在下层平台梁(7)上能对吊顶龙骨(5)进行施工;所述上层平台梁(3)上铺设有上层平台脚手板(9),所述下层平台梁(7)上铺设有下层平台脚手板(10);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为两个扣合的卡板形成的紧固件,两个卡板的中间部分反向外凸卡住工字型的屋面钢梁(1)的下翼缘板,两个卡板的上翼板通过对拉螺栓紧固连接,下翼板通过中间穿过上层平台吊杆(2)的对拉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为U形连接件, U形连接件的两个侧板的上半部分通过穿过上层平台吊杆(2)的对拉螺栓紧固连接,所述上层平台梁(3)横向卡在对拉螺栓底部的U形槽内;所述第三连接件(14)为钩状挂接件,所述钩状挂接件的顶部水平板与底部钩板为同向弯折,钩状挂接件的底部钩板钩住吊顶龙骨(5)后两侧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固定,顶部水平板中间开预留孔,所述吊顶吊杆(4)的底端穿过预留孔后加螺母与顶部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15)为方环形连接件,其顶板中间开预留孔,所述下层平台吊杆(6)的底端穿过预留孔后拧螺母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平台梁(7)横向卡在方环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180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屋顶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及其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