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金属污染土壤/尾矿库尾砂的静态钝化吸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2028.7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9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强;刘辉利;朱义年;梁延鹏;唐沈;牛延龙;黄彬;邓欢;魏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尾矿库尾砂的静态钝化吸附修复方法。该方法以粉末状高效重金属吸附剂为钝化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钝化剂和重金属污染物,模拟酸雨对样品进行淋溶处理,结合适宜的pH值、淋溶反应环境温度,集成开发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尾矿库尾砂的静态钝化吸附修复方法。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易行,相关材料制剂制备费用低廉,使用的设备常规化,同时由于利用吸附剂材料与受污染土壤/尾砂的固相混合,继而利用酸雨模拟溶液进行浸溶即可完成土壤/尾砂的静态钝化吸附修复,大大提高了固相物质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的效果;本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固废处理中。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尾矿 库尾砂 静态 钝化 吸附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尾矿库尾砂的静态钝化吸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将受重金属污染土壤或尾矿库尾砂粉碎,自然晾干,过100~200目筛,取筛下物;(2)配制粒径为100目的重金属吸附剂;(3)按照硫酸与硝酸摩尔比为4:1配制混合酸,然后用蒸馏水调节分别配成pH值为5.0和3.0的模拟酸雨溶液;(4)将步骤(1)制得的筛下物与步骤(2)配制的重金属吸附剂分别按照质量比为1:0、4:1、8:1或16:1混合,然后用非磁性搅拌设备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完成样品配比预处理;(5)将20~30克步骤(4)制得的产物与步骤(3)配制的模拟酸雨溶液按照土水比例1:2~4混合于具塞锥形瓶中,并在25~45℃范围内以2℃等步梯度升温并恒温水浴1~60天,完成静态浸渍;(6)在步骤(5)进行的过程中,分别在第0.5、1、2、5、10、15、20、25、30、50、60天取10ml上清液,测定其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考察静态浸渍实际浸出的重金属量,以确定是否完成静态钝化吸附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尾矿库尾砂工序;当静态浸渍实际浸出的重金属量低于规定值,则完成土壤/尾矿库尾砂重金属污染的静态钝化吸附修复,其中毒性鉴别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相关标准值执行;所述步骤(6)中每次上清液取样后需立即补充相同体积的步骤(3)配制的模拟酸雨溶液;取样引起的浸出液实际重金属浓度需进行修正,修正方法如下:第一次实际浓度为第一次实测取样浓度;第二次实际浓度=(第二次实测浓度×溶液总体积+第一次实测浓度×取样体积)/溶液总体积;第三次实际浓度=(第三次实测浓度×溶液总体积+第二次实测浓度×取样体积+第一次实测浓度×取样体积)/溶液总体积;……以此类推;所述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①将桉树根部或者枝干木材去皮,干燥;②配置体积浓度为5%‑8%的稀氨水作为浸煮剂;③将硝酸铁溶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超纯水混合溶剂中,配制浓度为1.2‑2.0mol/L的硝酸铁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④将步骤①获得产物置于步骤②所获得浸煮剂中,以温度为100℃条件下浸煮6小时,完成抽提预处理;⑤将步骤④获得产物用超纯水洗净,并于温度为80℃的烘箱内干燥24小时;⑥将步骤⑤获得产物浸没于步骤③所获得前驱体溶液中,并在温度为60℃条件下的水浴保温3天,期间不定时添加前驱体溶液以保证木材始终处于浸没状态,从溶液中取出木材后,在温度为60℃左右条件下烘干24小时;⑦重复步骤⑥3次;⑧将步骤⑦获得产物置于马弗炉中600℃‑800℃条件下焙烧3‑6小时,炉冷至室温;⑨将步骤⑦获得产物磨碎,过100‑150目筛,即获得桉树遗态Fe2O3/Fe3O4复合重金属吸附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202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表面具有硅橡胶的玻璃容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泡沫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