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带前馈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目标噪声抑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2289.9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6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夏国芳;毛梦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熊玉玮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窄带前馈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目标噪声抑制方法,属于窄带主动噪声控制的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频率跟踪及参考信号产生模块、参考信号延迟模块、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第二幅值相位调节模块、第一累加模块、次级通道、第二累加模块、第一参数调节模块、第二参数调节模块、第三参数调节模块。所述方法的参考信号由一个AR模型根据非声学传感器拾取的源噪声频率产生;通过一个幅值相位调节器生成一部分次级源,通过一个延迟模块和另一个幅值相位调节器生成另一部分次级源;在非声学传感器存在误差时,两部分次级源合成后与目标噪声叠加,能有效应对10%以上的频率不匹配量,且系统收敛速度快。 | ||
搜索关键词: | 窄带 主动 噪声 控制系统 目标 抑制 方法 | ||
【主权项】:
窄带前馈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跟踪及参考信号产生模块(1)、参考信号延迟模块(2)、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1)、第二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2)、第一累加模块(5)、次级通道(6)、第二累加模块(7)、第一参数调节模块(41)、第二参数调节模块(42)、第三参数调节模块(43),其中,频率跟踪及参考信号产生模块(1):输出端与参考信号延迟模块(2)输入端、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1)输入端连接,采用AR模型在非声学传感器采集的同步频率下跟踪目标噪声的频率并生成正弦型参考信号,输出正弦型参考信号给参考信号延迟模块(2)、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1);参考信号延迟模块(2):输出端与第二幅值相位模块(32)输入端连接,输出延迟参考信号给第二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2);第一累加模块(5):一个输入端接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1)输出端,另一个输入端接第二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2)输出端,输出端接次级通道(6)输入端,接收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1)输出的一部分次级源信号与第二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2)输出的另一部分次级源信号后输出次级源合成信号给次级通道(6);第二累加模块(7):一个输入端接次级通道(6)输出端,另一个输入端接目标噪声信号,接收目标噪声信号和次级通道输出的次级噪声信号后输出残余噪声信号;第一参数调节模块(41):一个输入端接正弦型参考信号的滤波信号,另一个输入端接残余噪声信号,输出第一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1)的参数更新值;第二参数调节模块(42):一个输入端接延迟参考信号的滤波信号,另一个输入端接残余噪声信号,输出第二幅值相位调节模块(32)的参数更新值;第三参数调节模块(43):一个输入端接正弦型参考信号的滤波信号,另一个输入端接残余噪声信号,输出频率跟踪及参考信号产生模块(1)的自适应参数更新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228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