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生物安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3810.0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3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瑞风净化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工作箱、观察窗、过滤机构和控制机构;观察窗安装在工作箱上;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风机、净化装置和第三通风管,净化装置包括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一紫外线杀菌灯、光触媒层、臭氧分解层、光线发射器和光线接收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装置和重力感应装置,重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工作箱重量,控制装置与重力感应装置、光线发射器、光线接收器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通信连接。本发明根据过滤机构内的环境自动调整杀菌能力,有效去除过滤机构内的细菌,并可有效调节排到实验室外和工作箱内的空气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生物 安全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1)、工作箱(2)、过滤机构(3)、控制机构(4)和观察窗(5),其特征在于:工作箱(2)安装在柜体(1)上,工作箱(2)的一侧设有开口,观察窗(5)安装在工作箱(2)上并位于工作箱(2)的开口端;过滤机构(3)包括第一通风管(31)、第二通风管(32)、风机(33)、净化装置(34)和第三通风管(35),净化装置(34)包括第一过滤装置(341)、第二过滤装置(342)、第一紫外线杀菌灯(343)、光触媒层(344)、臭氧分解层(345)、光线发射器(346)和光线接收器(347);工作箱(2)顶部、工作箱(2)底部和柜体(1)顶部均设有通风孔,工作箱(2)底部的通风孔位于靠近工作箱(2)开口一侧,第一通风管(31)连通工作箱(2)顶部和柜体(1)顶部的通风孔连通,第三通风管(35)连通工作箱(2)底部的通风孔和风机(33)进风口,第二通风管(32)连通风机(33)出风口和第一通风管(31),第一过滤装置(341)安装在第一通风管(31)上并位于风机(33)和柜体(1)上部的通风孔之间,第二过滤装置(342)安装在第一通风管(31)上并位于风机(33)和工作箱(2)上部的通风孔之间,第一紫外线杀菌灯(343)、光触媒层(344)和臭氧分解层(345)沿着远离风机的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二通风管(32)上,光线发射器(346)和光线接收器(347)对应安装在第一通风管(31)内;控制机构(4)包括控制装置(41)和重力感应装置(42),重力感应装置(42)用于检测工作箱(2)重量,控制装置(41)与重力感应装置(42)、光线发射器(346)、光线接收器(347)和第一紫外线杀菌灯(343)通信连接;控制装置(41)通过重力感应装置(42)获取工作箱(2)重量,控制装置(41)根据上述工作箱(2)重量判断工作箱(2)内是否有操作物品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风机(33)和光线发射器(346)工作;当控制装置(41)判断有操作物品,控制装置(41)启动风机(33)和光线发射器(346),当控制装置(41)判断无操作物品,控制装置(41)关闭风机(33)和光线发射器(346);在光线发射器(346)启动的状态下,控制装置(41)获取光线接收器(347)的光强信息并根据上述光强信息判断光线能量损失情况,控制装置(41)根据上述光线能量损失情况判断微小粒子的浓度,控制装置(41)根据上述微小粒子的浓度控制第一紫外线杀菌灯(343)工作,当微小粒子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值,控制装置(41)启动第一紫外线杀菌灯(343),当微小粒子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值,控制装置(41)关闭第一紫外线杀菌灯(34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瑞风净化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蚌埠市瑞风净化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381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