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工作面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9731.0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三社;郭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三社;郭晋宇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E21F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勇 |
地址: | 048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矿井工作面除尘技术,具体是一种矿井工作面除尘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矿井工作面除尘方法除尘不彻底、造成巷道地面污染的问题。矿井工作面除尘装置,包括矩形风管、风扇、后引流板、前引流板、过滤网、储水箱、后入水管、前入水管、沉淀池、后出水管、前出水管、水泵;其中,矩形风管的上管壁后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后入水孔;矩形风管的上管壁前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前入水孔;矩形风管的上管壁中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插接孔;各个条形插接孔由后向前等距排列;矩形风管的下管壁后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后出水孔;后出水孔的排数与后入水孔的排数一致。本发明适用于矿井工作面除尘。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工作面 除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矿井工作面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风管(1)、风扇(2)、后引流板(3)、前引流板(4)、过滤网(5)、储水箱(6)、后入水管(7)、前入水管(8)、沉淀池(9)、后出水管(10)、前出水管(11)、水泵(12);其中,矩形风管(1)的上管壁后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后入水孔(13);矩形风管(1)的上管壁前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前入水孔(14);矩形风管(1)的上管壁中部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条形插接孔;各个条形插接孔由后向前等距排列;矩形风管(1)的下管壁后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后出水孔(15);后出水孔(15)的排数与后入水孔(13)的排数一致;矩形风管(1)的下管壁前部贯通开设有若干排前出水孔(16);前出水孔(16)的排数与前入水孔(14)的排数一致;风扇(2)安装于矩形风管(1)的后端管口内;后引流板(3)的个数与后入水孔(13)的排数一致;各个后引流板(3)均设置于风扇(2)的前侧;各个后引流板(3)的上板边均与矩形风管(1)的上内管壁后部密封固定;各个后引流板(3)的左板边均与矩形风管(1)的左内管壁后部密封固定;各个后引流板(3)的右板边均与矩形风管(1)的右内管壁后部密封固定;各个后引流板(3)的下板边与矩形风管(1)的下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各个后引流板(3)的前板面均与矩形风管(1)的上内管壁之间成一锐角;各个后引流板(3)的前板面上边缘与各排后入水孔(13)一一对应衔接;各个后引流板(3)的前板面下边缘与各排后出水孔(15)一一对应衔接;前引流板(4)的个数与前入水孔(14)的排数一致;各个前引流板(4)的下板边均与矩形风管(1)的下内管壁前部密封固定;各个前引流板(4)的左板边均与矩形风管(1)的左内管壁前部密封固定;各个前引流板(4)的右板边均与矩形风管(1)的右内管壁前部密封固定;各个前引流板(4)的上板边与矩形风管(1)的上内管壁之间留有间隙;各个前引流板(4)的后板面均与矩形风管(1)的下内管壁之间成一钝角;各个前引流板(4)的后板面上边缘与各排前入水孔(14)一一对应衔接;各个前引流板(4)的后板面下边缘与各排前出水孔(16)一一对应衔接;过滤网(5)的数目与条形插接孔的数目一致;各个过滤网(5)一一对应插接于各个条形插接孔内;储水箱(6)设置于矩形风管(1)的上侧;后入水管(7)的排数与后入水孔(13)的排数一致;各排后入水管(7)的上端管口均与储水箱(6)的内腔连通;各排后入水管(7)的下端管口与各排后入水孔(13)一一对应连通;前入水管(8)的排数与前入水孔(14)的排数一致;各排前入水管(8)的上端管口均与储水箱(6)的内腔连通;各排前入水管(8)的下端管口与各排前入水孔(14)一一对应连通;沉淀池(9)设置于矩形风管(1)的下侧;后出水管(10)的排数与后出水孔(15)的排数一致;各排后出水管(10)的上端管口与各排后出水孔(15)一一对应连通;各排后出水管(10)的下端管口均与沉淀池(9)的内腔连通;前出水管(11)的排数与前出水孔(16)的排数一致;各排前出水管(11)的上端管口与各排前出水孔(16)一一对应连通;各排前出水管(11)的下端管口均与沉淀池(9)的内腔连通;水泵(12)的抽水口与沉淀池(9)的内腔连通;水泵(12)的排水口与储水箱(6)的内腔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三社;郭晋宇,未经吴三社;郭晋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973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