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丙烯腈共聚物基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1640.0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9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薛怀国;王天巩;徐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丙烯腈共聚物基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丙烯腈共聚物电纺纤维碳化处理后制备多孔含氮纳米碳纤维,通过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对纳米碳纤维进行改性,共聚组分在碳化时热解生成气体,在纳米碳纤维表面留下孔隙,增加了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积率,同时此种碳纤维表面由于高含量的共聚组分影响了环化反应的进行,其表面具有较高的含氮基团,使碳纤维与酶的相容性能与亲水性能增加,同时碳纤维的引入相较于传统酶固载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促进底物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致使此种生物膜电极具有更高的底物响应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丙烯腈 共聚物 纳米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生物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丙烯腈共聚物基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腈共聚物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取得前驱体纤维;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中共聚单体为丙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任意两种,各单体的摩尔含量为10~50%;2)对前驱体纤维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取得P(AN‑co‑AA)基碳纤维;3)在超声条件下,将粉碎后的P(AN‑co‑AA)基碳纤维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配置成P(AN‑co‑AA)碳纤维悬浮液;4)将P(AN‑co‑AA)碳纤维悬浮液、酶和粘合剂混合形成含酶的P(AN‑ co‑AA)基碳纤维混合溶剂;5)将含酶的P(AN‑ co‑AA)基碳纤维混合溶剂滴涂至电极表面,干燥后即得生物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164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