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红外吸收的耐碱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0999.4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治;汪洪;童学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54 | 分类号: | C03C25/54;C03C25/22;C03C25/44;C03C2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红外吸收的耐碱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玻璃纤维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E玻璃纤维的制备、A材料的制备、焙烧、B材料的制备、修饰、复合材料的制备、表面处理,成品八个加工步骤,本发明的一种高红外吸收的耐碱性玻璃纤维所用材料的费用低,贮存时间长,采用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同时兼具保温隔热和高红外吸收性能的玻璃纤维,这种高红外吸收的耐碱性玻璃纤维可在保留原有E玻璃纤维优异的物理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对玻璃纤维表面进行化学修饰来提高E玻璃纤维的耐碱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吸收 碱性 玻璃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红外吸收的耐碱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E玻璃纤维的制备:制备直径为0.5~10μm的E玻璃纤维;(2)A材料的制备:用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纤维表面沉积SiC过渡层作为粘结层,沉积条件为源物质为乙烯和四氯化硅的混合物,沉积温度为200~450℃,氩气为稀释气和载气,沉积时间为10~30min,获得A材料;(3)焙烧:通过焙烧除去A材料表面的浸润剂;(4)B材料的制备:关掉四氯化硅蒸汽,沉积条件为源物质为乙烯,沉积温度为200~450℃,氩气为稀释气和载气,沉积时间为0.5~2h,获得B材料;(5)修饰:用硅烷偶联剂A1100对B材料进行表面修饰;(6)复合材料的制备:以每秒10~15℃的速度降温,降至室温后取出纤维,对纤维进行超声波处理20‑30min,得到厚度为400nm~600nm的石墨烯层、厚度为10~100nm的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7)表面处理:用硅烷偶联剂A187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8)成品:使纳米氧化锆粒子附着于复合材料表面,并于80~130℃反应1~4小时,然后将其置于溶剂中浸泡2‑3小时,最后烘干得到高红外吸收的耐碱性玻璃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丹凤集团桐城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8099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吸声砖及高速路吸声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