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青虾拦网式套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8726.2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2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杰;叶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淡水青虾拦网式套养方法,属于淡水养殖技术领域。采用拦网式青虾与中华鳖套养模式,在养殖池建设、苗种放养、养殖管理、饲料质量等方面全面改进。将淡水青虾与中华鳖用拦网隔开分别养殖,分别养殖淡水青虾和中华鳖,使个体较小的青虾可以进入深水区为中华鳖提供生物饵料,一方面可以降低中华鳖饲料的使用量,降低其养殖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中华鳖的养殖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青虾的养殖密度,降低自相残杀,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品质量和产量。综合考虑藻类、水草、花白鲢、青虾、中华鳖等不同生物的生态位特点,配置合适的套养比例,维护养殖池生态平衡,调节水质。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养殖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青虾 拦网 式套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淡水青虾拦网式套养方法,采用拦网式青虾与中华鳖套养模式,其特征在于:(1)在靠近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殖池,面积1000‑7000平方米,平均水深1.5‑2米;(2)养殖池四周栽占底面积的l/4‑l/3的沉水植物,并用竹枝捆扎成扫帚状,捆扎后的扫帚状竹枝串接排列在池塘水层中;在离塘边一米的浅水地带沿塘四周种植挺水植物,草带宽1米,面积占塘面20‑30 %;(3)在养殖池边设置一圈拦网,拦网孔径为5‑7毫米,将养殖池隔离成周边的浅水区和中央深水区;(4)5月上旬,在深水区放养规格200~250g/只的中华幼鳖50‑70只/亩,并套养花白鲢鱼种40‑50尾,规格20‑30尾/公斤调节水质;5月中旬,在浅水区放养抱卵青虾 4~6kg/亩,或放养体长0.8‑1.2cm虾苗2‑4万尾/亩;(5)按青虾和中华鳖养殖要求,在拦网两边定期分别投喂青虾和中华鳖优质饲料进行养殖管理,具体投喂量为:青虾投喂量分别为全天饵料的30%、70%,日投量按体重的5%~8%计算,中华鳖的投喂量为3‑50克的中华鳖,投饲率占体重的5%,50‑150克的中华鳖投饲率在3.5%‑4%,150‑300克的中华鳖投饲率在2.5%,300克以上的中华鳖投饲率在2%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9872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螃蟹养殖方法
- 下一篇:石斑鱼养殖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