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1827.0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白本锋;肖晓飞;刘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包括一光源模组,一斩光器,一参考样品池,一反射镜,一样品池,一光电探测单元以及一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光源模组用于依次发出的两个波长为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探测单元 金属纳米颗粒 粒径 输入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模组 参考样品池 测量系统 光源模组 参考光 测量光 吸光度 样品池 斩光器 波长 反射镜反射 平均粒径 单色光 反射镜 分光 修正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包括:一光源模组,一斩光器,一参考样品池,一反射镜,一样品池,一光电探测单元以及一数据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用于依次发出两个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经过斩光器分光后,分别形成一参考光及一测量光;其中所述参考光经过参考样品池后进入光电探测单元,经光电探测单元处理后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测量光经过反射镜反射后,进入样品池,经过样品池后进入光电探测单元,经过光电探测单元处理后,输入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在λ1和λ2两个波长下,金属纳米颗粒的吸光度比值
与粒径D之间对应关系的第一数据处理模组,包括吸光度比值
吸光度
和
平均消光截面<Cext>与粒径D之间关系的数据库<Cext(λ1,D,AR,CV)>和<Cext(λ2,D,AR,CV)>;以及在λ1和λ2两个波长下,金属纳米颗粒修正后的吸光度比值
与粒径D之间对应关系的第二数据处理模组,包括修正后的吸光度比值
吸光度
和
平均消光截面<Cext>与粒径D之间关系的数据库<Cext(λ1,D,AR,CV)>和<Cext(λ2,D,AR,CV)>,其中,AR表示金属纳米颗粒的长宽比,CV表示样品分散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λ1和λ2两个波长下,金属纳米颗粒的吸光度对应为
和
金属纳米颗粒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比值
满足:
及
与金属纳米颗粒平均消光截面<Cext>之间的关系为:
Rλ1,λ2=Aλ2/Aλ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吸光度其中OD为金纳米颗粒样品的光学厚度,Nv是颗粒的数量浓度,即单位体积内的颗粒数量,z为金属纳米颗粒样品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消光光谱的测量结果用吸光度Aλ表示,满足:Aλ=‑log(Tλ),
其中,Tλ为金属纳米颗粒的透过率,λ是单色光波长,Im1(λ)为所述光电探测单元探测到的测量光强度,Ir1(λ)为所述光电探测单元探测到的参考光强度,T0(λ)是测量光和参考光的强度比的基准值,T1(λ)=Im1(λ)/Ir1(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粒径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将被测的金属纳米颗粒群作为具有等效长宽比AReff和等效分散性CVeff的棒形纳米颗粒群,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0182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监控腐蚀环境的装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机械结构疲劳损伤在线监测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