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3527.6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6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进才;彭澄;车延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06 | 分类号: | C07D471/06;C09K11/06;B82Y2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大幅提高荧光量子产率方面的应用。所述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是由两端具有不对称取代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通过所述苝酰亚胺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所述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经分散于不良溶剂中后滴在不同的基底表面,纳米管可自发集结成紧密排列的纳米管束。由于紧密堆积的纳米管间可以发生能量转移,当纳米管束的数量增多,管束直径增大时,能量转移相应加强,使荧光量子产率发生大幅提高(由21%提高到54%),荧光寿命也随之增长。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半导体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简单高效的提高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的荧光量子产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经分散于不良溶剂中后进行滴涂形成纳米管膜,通过增加所述膜的厚度,提高所述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的荧光量子产率;其中,所述的一维有机半导体纳米管是由两端具有不对称两亲性取代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通过所述的苝酰亚胺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自组装得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0352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滚轧机
- 下一篇:具有预定断裂点的工作液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