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层式堆芯结构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4910.3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7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倪木一;廉超;杨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 | 分类号: | G21C1/30;G21C5/14;G21C15/06;G21C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层式堆芯结构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燃料组件改设计为燃料包层,并将外中子源与堆芯部分隔离。外中子源靶和燃料包层分别使用独自的回路进行冷却,这样,靶可以使用与燃料不同的冷却剂进行冷却,增加了设计灵活性。所有的燃料包层都共用电磁泵和换热器,另有一套系统备用。燃料包层冷却回路使用同心管相连,以减少管道布置。所有燃料包层和外中子源都放置在保护容器内,可以实现多重屏障。同时在保护容器内,包层外填充惰性气体,正常工况下可以通过惰性气体压力判断包层破口情况,事故工况下还可以直接填充冷却剂以实现停堆余热排出。控制棒系统根据需要布置在燃料包层的间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层 式堆芯 结构 加速器 驱动 临界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包层式堆芯结构的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中子源(1),燃料包层模块(2),保护容器(3),外中子源冷却回路(4),燃料包层模块冷却回路(5),连接燃料包层模块冷却回路的同心管(6),燃料包层模块冷却回路(5)包括电磁泵及换热器;同心管(6)包括同心管中心管(8)和同心管中的外层管(9);反应堆堆芯燃料与反应堆堆芯冷却剂置于多个独立容器内形成的燃料包层模块,并且外中子源(1)与反应堆堆芯燃料和反应堆堆芯冷却剂不共用所述独立容器;燃料包层模块(2)分布在外中子源(1)周围;外中子源(1)与燃料包层模块(2)置于保护容器(3)内,燃料包层模块(2)与燃料包层模块冷却回路(5)通过同心管(6)相连,同心管(6)的中心管(8)和外层管(9)分别作为燃料包层模块(2)中冷却剂的出口与入口,外中子源(1)与外中子源冷却回路(4)相连;反应堆堆芯燃料在反应堆燃料包层(2)内,燃料包层模块冷却回路(5)中的反应堆堆芯冷却剂仅在燃料包层模块(2)内部流动,不在反应堆堆芯包层与保护容器(3)间流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049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剪枝剪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基料翻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