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弱固结软岩路基雨后翻挖深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9396.2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张明伟;孙志彬;王芳;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1/00 | 分类号: | E01C21/00;E01C3/04;E01C3/06;G01N9/3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弱固结软岩路基雨后翻挖深度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通过实验测定弱固结软岩填料的最佳含水率;其次,降雨前在弱固结软岩路基表面铺设低液限粘土并压实形成封水层,测定其厚度;再次通过现场实验,建立弱固结软岩路基含水率与封水层厚度、路基深度、风化程度、雨后晾晒时间四个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建立的含水率多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反推估算确定弱固结软岩路基压实最佳含水率所处的路基深度,据此对路基进行翻挖后继续下一阶段施工。本发明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降雨入渗量,准确确定雨后弱固结软岩路基翻挖深度,减少工程量,缩短施工时间,能有效保证弱固结软岩路基修筑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固结 路基 雨后翻挖 深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确定弱固结软岩路基雨后翻挖深度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通过实验测定弱固结软岩填料的最佳含水率ωop(1)、采集弱固结软岩填料获得填料试样A,利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所述填料试样A的塑限,根据所述填料试样A的塑限通过预估获得弱固结软岩填料的预估最佳含水率ω0;(2)、对于所述弱固结软岩的填料试样A,加水湿润制备五份不同含水率的含水填料试样,所述各含水填料试样的含水率依次相差2%,并且其中有一份含水填料试样的含水率等于预估最佳含水率ω0,两份含水填料试样的含水率小于预估最佳含水率ω0,另有两份含水填料试样的含水率大于预估最佳含水率ω0;(3)、通过击实试验分别测定每个含水填料试样的干密度,绘制出填料试样A的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确定所述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中最大干密度ρdmax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填料试样A的最佳含水率,视所述填料试样A的最佳含水率为弱固结软岩填料的最佳含水率ωop;步骤二、通过现场实验,建立弱固结软岩含水率多影响因素关系模型(1)、降雨来临前,在弱固结软岩路基的表面铺设低液限粘土并压实形成封水层;(2)、降雨过后,以封水层的底面为“0”点平面,“0”点平面以下的弱固结软岩的路基深度h为负值;现场实测在不同的封水层厚度d、不同的翻挖前晾晒时间t和不同的弱固结软岩风化程度z条件下,处于不同路基深度h处的现场弱固结软岩的含水率ω的数值;所述翻挖前晾晒时间t是指雨后翻挖弱固结软岩路基之前的晾晒时间;(3)、确定所述封水层厚度d、翻挖前晾晒时间t、弱固结软岩风化程度z和路基深度h之间的关系,建立弱固结软岩含水率多影响因素回归式,如式(1)ω=a1×h+a2×lg(d)+a3×lg(t)+a4×z+a5 (1)则有:式中:a1、a2、a3、a4、a5为回归系数;并且:a1=16.343,a2=2.817,a3=1.771,a4=0.094,a5=16.939步骤三、针对施工现场确定翻挖深度由式(3)确定施工现场翻挖深度h1h1=ω1-a2×lg(d1)-a3×lg(t1)-a4×z1-a5a1---(3)]]>式(3)中:ω1=ωop+(1%~2%),d1为翻挖路段实际封水层厚度,t1为实际翻挖前晾晒时间,z1为实际弱固结软岩的风化程度;步骤四、现场施工翻挖首先铲除封水层,再按h1的翻挖深度对路基进行翻挖,移走翻挖的弱固结软岩填料以及低液限粘土,在移走翻挖后的弱固结软岩填料路基表面采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再利用振动压路机压实至压实度满足路基层位要求,继续后续填筑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0939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