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宽脉冲触发的移相式高负载线束下线机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21261.8 | 申请日: | 201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2 | 分类号: | H03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宽脉冲触发的移相式高负载线束下线机驱动系统,其包括前端采样电路,和前端采样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和触发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移相处理电路,与移相处理电路相连接的自举控制电路,以及与自举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移相处理电路和自举控制电路之间还串接有宽脉冲触发电路;本发明采用宽脉冲触发电路,其可以提供较宽的触发脉冲,从而可以确保线束下线机驱动系统在承受高负载时仍然可以输出稳定的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冲 触发 移相式高 负载 下线 驱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宽脉冲触发的移相式高负载线束下线机驱动系统,其包括前端采样电路,和前端采样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触发电路,和触发电路输出端相连的移相处理电路,与移相处理电路相连接的自举控制电路,以及与自举控制电路相连接的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移相处理电路和自举控制电路之间还串接有宽脉冲触发电路;所述的宽脉冲触发电路由三极管VT5,三极管VT6,单向晶闸管D11,场效应管Q1,N极顺次经二极管D9和二极管D10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则顺次经二极管D8和电阻R16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7,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15后与稳压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的电位器R14,负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7的P极以及移相处理电路相连接、正极则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则接地的电阻R17,一端与场效应管Q11的源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单向晶闸管D11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8,以及一端与单向晶闸管D11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自举控制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19组成;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以及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其漏极则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而其源极则与单向晶闸管D11的控制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接、其发射极接地;所述电位器R14的滑动端则与稳压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2126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龙贝格算法的高精度数字积分器
- 下一篇:一种超短波矩阵式滤波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