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钼钒氧化物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9848.3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杜菲;陈楠;王春忠;魏英进;陈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10/0525;C01G39/00;C01G39/0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李外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钼钒氧化物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该钼钒氧化物的分子式为NaVMoO6,空间群C2/m,属于单斜晶系,钒原子与氧原子呈镜面对称,并且占据相同的位置,与周围的氧原子形成(V,Mo)O6八面体,八面体间通过共边构成(VMoO6)∞层,形成二维框架结构,钠离子位于(V,Mo)O6夹层间,该结构晶胞参数为α=90.0000°、β=111.0400°、γ=90.0000°。由于NaVMoO6具有单相及结晶性好、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的特点,因此将它作为负极材料,具有极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作为 锂电池 负极 材料 应用 | ||
【主权项】:
钼钒氧化物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钼钒氧化物的分子式为NaVMoO6,空间群C2/m,属于单斜晶系,钒原子与氧原子呈镜面对称,并且占据相同的位置,与周围的氧原子形成(V,Mo)O6八面体,八面体间通过共边构成(VMoO6)∞层,形成二维框架结构,钠离子位于(V,Mo)O6夹层间,该结构晶胞参数为:α=90.0000°、β=111.0400°、γ=90.0000°;所述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含钼的铵盐、含钒的铵盐和氢氧化钠混合,在50‑100℃下加热搅拌,得到粉体混合物;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粉体混合物加压形成粉体混合物薄片,在300~800℃温度下烧结4~48小时,得到锂电池负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2984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