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均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1856.1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胡聪芳;谭援强;杨世平;姜胜强;刘铮;肖湘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均载结构,所述的均载结构安装在超环面行星轮的中部,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行星轴由左芯轴(2)和右芯轴(9)组合而成。单个行星轮芯轴一端通过螺栓(8)固定在行星架(10)上,另一端悬臂伸出。环形轴套(7)中部过盈联接安装在左右两个行星轮芯轴上,轴套(7)中部内孔直径略小于行星轮芯轴直径,轴套(7)左右两端内孔直径相等且大于芯轴轴径,轴套为对称结构。两个行星轴承(3)装在轴套(7)两端,轴套(7)侧孔长度大于行星轴承(3)宽度。轴套(7)两侧为外伸悬臂筒。本均载结构利用柔性变形来抵消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制造误差的影响,解决其导致的行星轮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行星轮(4)受载后,行星轮(4)的变形为轴套(7)两端和芯轴的变形之和,因此增强了行星轴的柔性,避免单个行星轮承载过大提前失效,提高传动的寿命及可靠性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环面 行星 蜗杆 传动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均载结构,它由行星轮(4)左芯轴、行星轮右芯轴、环形轴套(7)、一对行星轴承(3)和行星轮(4)组成,其特征是:行星轴由行星轮左、右两芯轴组合而成,两芯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行星架上,环形轴套(7)过盈联接在两个芯轴上,两个行星轴承(3)分别安装在环形轴套(7)两端;环形轴套(7)中部孔径略小于芯轴轴径,与两芯轴过盈联接,两端侧孔孔径相等且大于芯轴轴径,两端侧孔长度相等,轴套(7)左右两端对称,单个轴承(3)宽度小于轴套(7)单侧侧孔长度;载荷平均传递给两个行星轴承(3),行星轴承(3)施加力在轴套(7)两侧,轴套(7)两端外侧同时弯曲变形;轴套(7)的载荷通过过盈连接传递到左右芯轴端部,两芯轴各自受载绕芯轴固定端弯曲变形;行星轮(4)的变形为轴套(7)外侧和芯轴的变形之和,增强了行星轴的柔性,有效地抵消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制造安装误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3185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