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8222.9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活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544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海产种苗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其包括隔离育苗车间和标准育苗池的建立及其消毒处理、育苗用水的综合处理、对虾亲本的健康培育和繁殖、健康无节幼体的投放、育苗饵料的配备、育苗水质的生物调控管理、饵料投喂管理、温度光线等理化因子的控制等步骤。通过对室内育苗池水质环境的生物调控和水温、光照、透明度、溶氧量、盐度、PH值、有害物质及病害生物等有效控制,优化育苗环境条件,减少用药、减少投料和减少排水;增强虾苗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提高虾苗品质和成活率。本发明解决了对虾育苗的关键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育苗模式,促进对虾养殖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抗逆性 抗病 能力 工厂 化生 育苗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隔离育苗车间和标准育苗池的建立及其消毒处理:1)隔离育苗车间每个500m2,分左右2组,共16个室内育苗池,每个育苗池20 m2,池高1.5m;2)每个育苗池设置1个宽2.0m、长3.5m的天窗,1个宽1.5m、高3.5m的侧窗;每栋育苗车间设置24个天窗和24个侧窗,保证充足的光照强度;3)将强氯精2.0kg、高锰酸钾0.5kg溶于水,制成浓度为250ppm的混合溶液,对育苗车间及育苗池彻底消毒;步骤二、育苗用水的综合处理:1)海水依次经过粗沙、细沙、活性炭、筛网过滤后抽至高位蓄水池,所述高位蓄水池为圆柱形,顶部封闭,面积为100m2,高3m;高位蓄水池的池底比沙过滤池的池面高10cm;2)黑暗沉淀:海水在高位蓄水池内进行24小时以上的黑暗沉淀;3)化学、物理处理:黑暗沉淀后的海水加至水处理池,用强氯精6ppm进行彻底消毒,24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3.0ppm进行中和解毒并曝气48小时以上,并经过高速流水处理;4)三级沙滤处理:步骤3)处理后的海水首先经第一级沙滤:为小石块、20目筛网、粗沙过滤,然后经第二级沙滤:为粗沙、80目筛网、细沙过滤,最后是第三级沙滤:活性炭、150目筛网、细沙过滤;5)向育苗池内加入步骤4)处理后的海水至1.3m,调节比重为1.019~1.021, pH值为8.2~8.5,溶氧量为5.0~5.5mg/ml;6)投放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0ppm,氟石粉10.0 ppm,离子钙1.5ppm;步骤三、对虾亲本的健康培育和繁殖:1)亲虾培育池的建立:亲虾培育池长6米、宽5米、高1米,30 m2,12个亲虾培育池为一个车间;2)亲虾的选择:选择经检验检疫符合无特定病原标准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雄虾规格为45克,雌虾规格为40克;3)亲虾的健康培育:①亲虾培育池加入经处理的洁净水质,水深50cm;②水质的生物调控管理:首次接种中肋骨条藻1×102cfu/ml~2×102cfu/ml,枯草芽孢杆菌100×104cfu/ml~125×104cfu/ml,亚硝化杆菌30×104cfu/ml~45×104cfu/ml;每隔3天投放1次;③饲料的投喂:按沙蚕:贝肉:专用亲虾人工饲料的重量比为3:2:1投放;每天4次,每天按亲虾总重45%投喂;④光照及理化因子的调控:控制光照强度为4000~4500 Lx,温度26~28℃,PH值8.2~8.5,比重1.018~1.022;4)亲虾的配对繁育:①选择个体大、性腺充分成熟的雌雄亲虾在交配池内进行配对交配,交配池内雌雄亲虾比例为1:3;②交配池的温度保持26~27℃,产卵池温度保持27~28℃;③当亲虾交配率35%以下时,该批此的亲虾不宜产卵孵化,不用于育苗;5)受精卵的孵化:1)选择卵粒饱满、无损伤或者无杂物粘附的受精卵;2)受精卵经1.5ppm碘液消毒10min后进行孵化;3) 孵化密度为80~100万粒/m3;步骤四、健康无节幼体的投放:1)孵化的无节幼体经检测无带特定病原,确保使用的无节幼体健康安全;2)选择个体大、活力强、无损伤或者无杂物粘附的无节幼体;3)无节幼体用2.0ppm晶碘溶液消毒10min后,投入育苗池;4)放养密度为15.0~20.0万粒/m3;步骤五、育苗饵料的配备:1)中肋骨条藻的培养:从海水中提取并在藻种室中保种,根据生产需要接种到封闭式藻类培养系统进行生产性培养,供蚤状幼体投喂;2)人工饵料:直接从饲料商店购买人工配合饲料,供全程投喂; 3)SS型轮虫的培养:在封闭式轮虫培养系统中接种SS型轮虫,SS型轮虫的接种数量为10~20个/ml;每天投喂4次,每次投喂螺旋藻粉5ppm、海洋酵母3ppm、EM菌10ppm,供糠虾期幼体投喂;4)卤虫幼体的孵化:由饲料商店购得罐装卤虫卵,孵化时用50ppm二氧化氯浸泡20分钟,清洗干净放入孵化桶中孵化,孵化用3ppm二氧化氯消毒,一般24小时可孵出无节幼体,供仔虾期幼体投喂;步骤六、育苗水质的生物调控管理:1)有益菌、有益藻的筛选和定向培育:筛选有益藻中肋骨条藻,从海水中提取并在藻种室中进行一级保种和二级扩大培养,根据生产需要接种到封闭式藻类培养系统进行生产性培养;将中肋骨条藻引种到育苗池中,接种浓度为3×103个/l,定向培育成为优势种群;同时筛选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亚硝化杆菌,在菌种室通过酵化接入育苗池中,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亚硝化杆菌的接种浓度分别为3×104cfu/l、6×104cfu/l和125×104cfu/l;2)有益菌和有益藻优势种群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养殖水质环境和病害的控制:在对虾育苗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构建有益菌和有益藻优势种群体系,使中肋骨条藻的浓度保持在4×106个/ l~16×106个/l,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为8×108~10×108cfu/l,乳酸菌的浓度为3×106~5×106 cfu/l,亚硝化杆菌的浓度为6×106~8×108 cfu/l;3)下雨后、冷空气来临或大风天气需投放白金组合复合维生素1.0ppm,防止应激和改良水质;4)糠虾期幼体前不换海水,只添加少量淡水调节盐度;仔虾期幼体后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为20~30cm,换水后立即投放白金组合复合维生素0.6ppm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ppm;步骤七、温度、光线和其他理化因子的控制管理:1)温度的控制:无节幼体下池时温度控制在29℃,以后每天升高0.5℃,直至32℃并保持稳定;2)光照控制:通过天窗和侧窗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无节幼体下池时控制光照强度为500~800Lx,以后每天提高100Lx,最终控制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3)其他理化因子的控制:比重调节为无节幼体下池时1.019~1.021,蚤状幼体时1.018~1.020,糠虾幼体时1.016~1.018,仔虾幼体第一天时1.014~1.016;之后根据放苗池塘水的比重调节育苗池的比重,但要注意每天调节比重不能超过1.002;pH值保持在8.2~8.5,偏低时结合微生物调控用生石灰兑水拨洒调控;溶氧量控制在5.5~6.5mg/ml;用鼓风机连续充气,从无节幼体期至仔虾期逐渐增大;氨氮含量控制在0.50~1.50mg/l;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015~0.065mg/l;步骤八、饵料投喂管理:投放无节幼体24小时内,以自身的蛋黄为营养,变态为蚤状幼体后投喂中肋骨条藻和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6次;蚤状幼体经4天培育变态为糠虾幼体,开始投喂SS型轮虫和人工配合饲料;糠虾幼体经3‑4天培育变态为仔虾,开始投喂卤虫幼体和人工配合饲料;仔虾6~7天可长至0.8~1.0cm,即可出苗销售;步骤九、虾苗的出池销售:1)虾苗经过15~16天培育,一般可达到0.8~1.0cm,此时即可出苗;2)出苗前根据放养池水体的比重逐步调节育苗池水体的比重,每天调节盐度差不超过1.002,出苗时育苗池水体的比重与放养池水体的比重差不超过1.004;3)出苗前2小时投喂充足丰年虫;4)出苗用水投白金组合复合维生素1ppm,防止应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未经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382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激光灭蚊拍
- 下一篇:一种裸盖鱼生态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