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林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9837.3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袁涛;樊世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瑞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15/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33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方法,通过将园林绿化垃圾粉碎后与有机生活垃圾及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合理配比后进行短期发酵,充分地将园林绿化垃圾变废为宝发酵成“高价”的土壤基质及富含营养物质的营养液。土壤基质为有机质含量很高的有机肥,可替代化学肥料使用,并且比化学肥料的纯度高,具有松软、透气、质地轻的优点,可用于园林绿化中树木、花草及蔬菜农作物的种植。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园林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处理,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为发展园林行业循环经济,实现节约型城市绿化模式的有力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绿化 垃圾 公害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园林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园林绿化垃圾进行分类,将长度为5厘米以上的树枝分为Ⅰ类,将长度不大于5厘米的树枝、树叶及花草残肢分为Ⅱ类;(2)先将Ⅰ类园林绿化垃圾按照10~15厘米长度进行切割分段后投入大型粉碎机内加工成碎屑,然后将碎屑与Ⅱ类园林绿化垃圾一起投入处理池内,并向处理池内加入化学试剂对园林绿化垃圾进行预处理,使其纤维精密度降低,从而缩短垃圾的腐熟时间;(3)向步骤(2)的处理池中加入氮肥、有机生活垃圾或禽畜粪便来调节园林绿化垃圾的C/N比介于25~30的范围,并加入一定比例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成堆,堆体厚度为50~150厘米,堆体的水分含量保持在50%~70%,堆体的温度维持在55~70℃;(4)步骤(3)形成的堆体的发酵周期为10~15天,并在发酵周期内采用铲车对堆体进行不少于3次的翻堆操作,每次翻堆时间不少于1.5小时,以调节整个堆体的温度均衡;(5)经过10~15天的发酵过程,园林绿化垃圾在复合微生物菌的分解下,其结构被破坏,其中的养分如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锰铜锌等被释放出来,剩余大量的木质纤维和菌体蛋白形成黑色或褐色的腐殖质,将腐殖质晾干或烘干后形成土壤基质,最后对土壤基质进行分量装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瑞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瑞景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3983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催化型平板膜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