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苓的种植和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8752.1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中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阳县雪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23L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50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茯苓的种植和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并耕整培育地,2)、接种,用松木段进行接菌,每段松木中放入菌种1个;3)田间管理,4)采收加工,在茯苓成熟,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发汗”5~6天,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将茯苓去皮,水煮熟至透心,并置阳光下晒至全。本发明中培育地为沙土坡地,且土壤呈酸性,特别适合茯苓的生长;并且选择松木段为菌种生长提供营养,松木段的大小和重量得到较严格的控制,能为茯苓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能保证茯苓单个重量大,整体产量高;并且采摘后的茯苓经“发汗”、晾干、蒸煮晒干等工艺处理后,茯苓成品质量高。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种植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茯苓的种植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并耕整培育地选择面向东、南、西、以及气温在10~25°的沙土坡地作为培育地,对培育地设置排水设施,控制土壤含水量在水量22~27%,并调节土壤pH值在5~6;2)、接种用10~15kg的松木段进行接菌,每段松木中放入菌种1个,接菌在春秋两季进行;3)田间管理在接种后检查各地段内的菌情,及时补缺,消除白蚁及杂菌,并注意土壤排水;4)采收加工在接种8~10个月后茯苓成熟,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发汗”5~6天,然后摊开晾1~2天;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将茯苓去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或用水煮熟至透心,然后将茯苓白块、赤块分别摆放在竹席或竹筛里,上覆1张白纸,置阳光下晒至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阳县雪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阳县雪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487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渣栽培金针菇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以通风曲方式栽培草菇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