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式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6225.5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6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博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云式除尘系统,该除尘系统最前端为进料口,该进料口依次与云雾发生器或雾化箱、颗粒生长区或膨胀节、云式收集区或云式除尘装置、引风机、出口浓度测定区密封连通;颗粒生长区或膨胀节底部连通排污槽;云式收集区或云式除尘器底部连通排灰装置且颗粒生长区或膨胀节的出口切向连通云式收集区或云式除尘装置。本发明对粉尘的去除率可达99.6%‑99.9%,对细颗粒物(PM2.5)捕集也将达到95%。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云式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除尘系统包括产生相对湿度过饱和水雾的装置,该装置生成的过饱和水蒸汽在扰动的流场中与细颗粒物充分混合,且饱和水蒸汽以细颗粒物为凝结核液化并附着在细颗粒物表面,使细颗粒物粒径不断增大,以改善细颗粒物的亲水性能,并且增大细颗粒物的体积与重量,进而对细颗粒物的捕集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过饱和水雾中的液滴与细颗粒物相互碰撞,发生合并、团聚微物理过程,以进一步促进对细颗粒物的捕集;而且该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负离子与细颗粒物产生静电式反应,有利于细颗粒物的沉降;所述装置最前端为进料口(1),该进料口(1)依次与云雾发生器(2)、颗粒生长区(3)、云式除尘装置(5)、引风机(7)、出口浓度测定区(8)密封连通;颗粒生长区(3)底部连通排污槽(4);云式除尘装置(5)底部连通排灰装置(6)且颗粒生长区(3)的出口切向连通云式除尘装置(5)的上端;所述云式除尘装置(5)主要由同轴设置、相互之间具有空腔、相互之间密封隔离的中心筒体(14)、中间筒体(27)、外筒体(23)组成,该三筒体的下部均为锥体结构而中间筒体(27)和外筒体(23)的锥体末端为内、外底流口(10、24),该内、外底流口(10、24)通过法兰和排灰装置(6)连接;颗粒生长区(3)的出口和所述中间筒体(27)与外筒体(23)之间空腔上端的切向进口(22)贯通;若干个小型旋风分离器(28)以三筒体的中心为轴均匀固定在中间筒体(27)的内壁上;中间筒体(27)和其下部锥体的结合处固接有底板(11),该底板(11)的外缘和中间筒体(27)的内壁间留有进气环孔(26);所述若干个小型旋风分离器(28)的底部出料口(9)固定在底板(11)上并和中间筒体(27)下部的锥体贯通;所述若干个小型旋风分离器(28)的上端开有进气口(29),该进气口(29)和中间筒体(27)的内腔贯通;该若干个小型旋风分离器(28)上端的出口通过弯管(12)和中心筒体(14)贯通;所述弯管(12)被置于外筒体顶部的顶盖(13)密封,该顶盖(13)上开有出口(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博,未经王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562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