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AM聚类分析的雷达点迹凝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0108.6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乔大雷;童卫勇;蔡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AM聚类分析的雷达点迹凝聚方法。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杂波较多、群目标航迹交叉等复杂环境下的雷达点迹提取处理。本发明的处理流程是首先按方位划分扇区,对每个扇区内的点迹按特征相似度采用PAM聚类算法进行分类,每个划分聚类簇内的点迹认为是同一目标的分裂点迹,然后采用特征贴近度加权计算方法进行目标点迹凝聚处理,并对每个聚类结果建立时间序列模型,进行目标延续判决,判决结果和软件杂波图、跟踪波门、录取波门等信息作为下一扫描周期聚类个数计算的主要依据,迭代执行以上步骤。本发明利用了雷达探测回波的统计特性进行聚类和点迹凝聚处理,有效的提高了雷达点迹提取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am 聚类分析 雷达 凝聚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PAM聚类分析的雷达点迹凝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PAM聚类算法对扇区内点迹进行聚类,由当前扇区录取波门数和软件杂波图发现的运动目标数设置PAM聚类算法中聚类个数初始值,PAM聚类后使得划分的每个簇中的点都具有满足期望阈值的贴近度,作为一个可能目标的分裂点集合进行点迹凝聚处理,并对每个簇的聚点建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目标延续判决,由上一天线扫描周期每个簇聚点的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软件杂波图、跟踪波门、录取波门参数,综合计算得到后续PAM聚类算法的聚类个数;所述PAM为围绕中心点划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01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