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4541.7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9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石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巴马原生长寿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47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操作步骤为(1)备料,包含火麻秆、火麻麸、火麻壳等;(2)配料,将火麻秆、火麻麸等原料混合均匀,堆成锥状放置;(3)装袋,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装袋得到料袋;(4)灭菌,将料袋放入灭菌设备中,保持温度为100℃灭菌18~24h;(5)冷却,冷却室降温至25℃;(6)接种,料袋接种后即得菌袋;(7)培养;(8)转色脱袋;(9)催耳;(10)采摘。本发明方法培养所得银耳营养比较全面,栽培出来的银耳风味更加浓郁,味鲜美、口感好、质量优;本发明利用火麻籽以及火麻秆、火麻壳等副产品作为栽培银耳的培养基进行栽培银耳,提高所栽培的银耳的同时提高对火麻及其副产物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银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备料,按照重量百分数称取以下组分原料:火麻秆25%~35%、杂木屑27%~35%、火麻麸4%~6%、火麻壳5%~10%、火麻籽4%~6%、麦麸6%~15%、玉米粉3%~7%、黄豆粉3%~5%、小麦粉5%~8%、石灰粉2%~3%、糖1%~3%;(2)配料,将火麻秆、杂木屑、火麻麸、火麻壳、火麻籽、玉米粉、黄豆粉、小麦粉混合均匀,堆成锥状放置,把麦麸、石灰粉、糖混合均匀,然后由锥状堆物料的堆尖撒下,反复搅拌,使物料混合均匀,然后把物料堆中间挖成凹形,将水溶液倒入并搅拌混合,混合过程中结成块的物料采用扫把打碎过筛,保持物料的含水量为60~65%(重量百分数),含水量是宁干不能偏湿,物料以手握紧,手上有水印而不渗出水为宜;(3)装袋,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物料进行装袋得到料袋,装袋过程中袋内物料要均匀,每袋重量控制在3.3~3.5斤,料袋装好后,将袋口及其四周清理干净后再扎袋口,然后检查料袋四周,发现有毛刺小孔时用透明胶封好;(4)灭菌,将步骤(3)中装袋好的料袋放入灭菌设备中,加热,温度升到96℃时,关闭灭菌设备中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口,加大火力,升温至100℃,保持温度为100℃灭菌18~24h,停止加热;(5)冷却,9~12h后将灭菌后的料袋从灭菌设备中取出,放入冷却室降温至25℃;(6)接种,步骤(5)中冷却至25℃的料袋放入接种室进行接种,每个料袋打8~12个孔,孔深2~3cm,孔径1.5~2cm,接种,接种时把菌种吻合到接种孔的底部高于菌袋表面2mm,料袋接种后即得菌袋;(7)培养,将步骤(6)中所得菌袋放入培养室内按“井”字形摆放到10层,即为耳床,保持温度为22~25℃,室内空气湿度≤70%,待菌丝长至6~10cm后,在培养室内温度低于30℃下解开菌袋口通气排热,接种35天左右菌丝发满袋;(8)转色脱袋,步骤(7)中所得菌丝经过75~85天培养,保持温度为12~25℃脱袋,即将菌袋外层的袋子去掉,一边脱袋一边将塑料薄膜覆盖在耳床上,每天打开塑料薄膜2~3次,每次30min,脱袋后6~8天菌棒开始吐黄水,注意通风,连续向菌棒喷水2~3天,每天2次,喷水力求将吐出的黄水及时冲洗干净,避免黄水凝结在菌棒上,控制温度为18~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进行转色;其中,脱袋前先用水将耳床淋湿,然后,一边脱袋一边将塑料薄膜覆盖在耳床上;(9)催耳,为使步骤(8)的菌棒顺利出耳,白天用塑料薄膜对耳床覆盖进行保温,控制温度≤28℃,夜间打开塑料薄膜降温,连续操作5~7天,期间,每隔2~3天不淋水保持菌棒干燥,之后每天淋水3~4次,使菌棒水分增大,银耳出现后控制温度为12~22℃,湿度为80~95%,保温、保湿5~7天;(10)采摘,对成熟的银耳进行采摘,采摘时必须保证银耳脚完整,采完第一茬银耳,养菌7~10天,菌棒明显缺水分时,如低于2.5斤则需要补水,但是注水完的菌棒不能超过原重量的3.5斤,菌棒注水后,三天内不能淋水,待银耳长至黄豆大小时,开始淋水,每天1-2次,注水时水压不宜过大过急,以免菌棒断裂;上茬银耳采收完毕之后,菌棒要进行上下调头摆放,进行通风,待菌棒重量在1.5~2斤时,进行第二次注水,重复上述采摘过程直至银耳生产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巴马原生长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巴马原生长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454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根固氮杏鲍菇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羊肚菌工厂化后补营养料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