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886.6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1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李志;叶晓峰;吴向阳;赵文静;夏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L23/16;C08K7/24;C08K5/39;C08L83/04;C08K3/34;C08K5/17;C08K3/30;C08K5/5425;C08J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首先与特定比例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热引发剂、交联催化剂复合,然后再与低分子量聚烯烃流动改性剂复合,制备出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基料,最终根据制品的需求复合定量的润滑剂、抗静电剂、纳米材料制备出不同品质的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于制备多用途注塑级复合材料,该方法具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适用领域广泛的特性,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注塑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功能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用途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热引发剂和交联催化剂混合制得混合溶剂;(b)利用喷雾分散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与步骤(a)制得的混合溶剂共混复合,制得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A料;(c)将多种低分子聚烯烃材料共混复配,得到低分子量聚烯烃复合流动改性剂,即为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B料;(d)将步骤(b)制得的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A料和步骤(c)制得的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B料共混复配,制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塑级复合材料基料;(e)将步骤(d)制得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注塑级复合材料基料与润滑剂、抗静电剂或纳米材料共混复合,制备得到多用途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功能复合材料;步骤(a)中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热引发剂和交联催化剂的质量比为(2~10):1:1,步骤(b)所述的混合溶剂的质量为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质量的0.1%~2.0%,步骤(c)所述的多种低分子聚烯烃材料为分子量为10万~50万,熔融指数为在2.16Kg载荷下0.5~25g/10min的LLDPE、HDPE和EPDM按重量比为1:5:1~10:5:1的混合物,步骤(d)所述的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A料和注塑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B料的质量比为7:3~3: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688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啤酒瓶盖的内垫料
- 下一篇:NdBR湿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