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钻后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7988.X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1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金之钧;盛秀杰;李治昊;王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钻后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获取探井的钻前计算分析结果并采集获取所述探井的钻后数据;钻后数据预处理,对所述钻后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获取与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相对应的钻后计算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基于对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钻后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取针对所述钻后数据的综合分析处理结果,所述综合分析处理结果包含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判定和/或导致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降低钻前地质数据分析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提高地质状态预测成功率,从而最终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数据 数据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针对钻后数据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获取探井的钻前计算分析结果并采集获取所述探井的钻后数据;钻后数据预处理,对所述钻后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以获取与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相对应的钻后计算分析结果;对比分析,基于对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钻后计算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取针对所述钻后数据的综合分析处理结果,所述综合分析处理结果包含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判定和/或导致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在所述对比分析步骤中,针对所述钻前计算分析结果以及所述钻后计算分析结果中与含油气概率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在所述对比分析步骤中,针对钻前含油气概率计算结果以及钻后的所述探井的钻探成功/失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包括:成功井分析图版定义:以含油气概率为横坐标,左纵坐标为成功井/失败井出现的频数,右纵坐标为成功井的比率;统计各含油气概率区间内钻后成功井数和失败井数,计算成功井的比率,对比分析该比率是否与所在含油气概率区间相符合,如符合较好,比率曲线自左至右呈持续增大的趋势,说明钻前预测的准确度较高,预测较为合理;如符合程度较差,说明钻前的预测准确度差,失败井分析图版定义:失败井分析图版的定义:以保存条件、充注条件、储层条件和圈闭条件四个地质因子类别为横轴,纵轴的左侧柱状表示总的干井数,右侧柱状表示对应地质因子符合给定阈值的干井数,折线表示符合条件的干井数和总干井数的比值;比值越大,钻前对该项地质因子的估计值偏大的井越多,其把握程度越差,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质因子;在所述对比分析步骤中,获取与钻后的所述探井相关联的关联勘探目标,基于钻后的所述探井的钻探成功/失败状况对所述关联勘探目标的钻前含油气概率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包括:根据钻后的所述探井的圈闭含油气概率修改关联勘探目标的圈闭含油气概率的计算方式为:式中:P(X|A)表示A圈闭含有油气的情况下,X圈闭的含油气概率;P(XA)表示X、A圈闭同时含油气的概率;P(A)表示A圈闭含油气的概率;表示在A圈闭被证实为不含油气情况下,X圈闭的含油气概率;P(S)表示区带背景下相同成藏因素的乘积;P(A|S)表示假定区带含有油气的情况下,A圈闭的含油概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798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修正构造层面的方法
- 下一篇:螺栓松脱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