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形磁轭永磁振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1757.6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文;李恒;王鹏;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付长杰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形磁轭永磁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电装置的主体结构为圆柱状结构,包括圆筒型外壳、顶盖、振动轴和底盖,外壳上下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顶盖、底盖固定连接,顶盖中心开有圆柱形通孔,顶盖的中心的一侧开有线圈出线通孔,底盖上部中心安装有空心圆柱型毂,毂内底部空心部分放置弹簧;振动轴的下部在毂内与弹簧接触;振动轴的上端垂直穿过直线轴承和与其固定在一起的顶盖,并高出顶盖;所述振动轴的中部为正四棱柱体,振动轴上下两部分均为圆柱状结构,中部的正四棱柱体在四个侧面加工有四棱柱凹槽,每个四棱柱凹槽内均粘接放置有一个梯形磁轭,共四个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梯形磁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永磁 振动 发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梯形磁轭永磁振动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电装置的主体结构为圆柱状结构,包括圆筒型外壳、顶盖、振动轴和底盖,外壳上下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顶盖、底盖固定连接,顶盖中心开有圆柱形通孔,顶盖的中心的一侧开有线圈出线通孔,底盖上部中心安装有空心圆柱型毂,毂内底部空心部分放置弹簧;振动轴的下部在毂内与弹簧接触;振动轴的上端垂直穿过直线轴承和与其固定在一起的顶盖,并高出顶盖;所述振动轴的中部为正四棱柱体,振动轴上下两部分均为圆柱状结构,中部的正四棱柱体在四个侧面加工有四棱柱凹槽,每个四棱柱凹槽内均粘接放置有一个梯形磁轭 ,共四个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梯形磁轭,每个梯形磁轭包括四个梯形磁极、两个极身和一个极座,两个极身为结构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极座的底面为相邻两边夹角为45°的平行四边形,极座的底面固定在振动轴的四棱柱凹槽内,两个极身一端均分别与极座的两个相对的长边垂直固定,在每个极身的另一端分别向内垂直固定有两个梯形磁极,且梯形磁极的下底与对应的极身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极身上的四个梯形磁极交错排列,且四个梯形磁极在同一平面上,相邻梯形磁极之间有间隙,四个梯形磁极的极性从上到下依次相异;在每个极身上沿竖直方向均绕制有一个线圈,同一个极座上的两个极身的线圈绕制方向均相同,且同一个极座上的两个线圈的两个末端相连接,留出两个首端作为线圈引出线,该两个线圈引出线为一组线圈引出线,四个梯形磁轭共八个线圈引出线,共分成四组线圈引出线,该四组线圈引出线均从顶盖的线圈出线通孔引出,八个线圈的绕制方向都相同;在圆筒型外壳内侧对称分布有的四个竖直的台面,每个台面分别在中部加工出六个永磁体凹槽,该六个永磁体凹槽用于粘接嵌放永磁体组,共四个永磁体组,每个永磁体组均包括六个四方体永磁体,六个四方体永磁体均轴向充磁,且沿着相应台面的永磁体凹槽从上至下依次紧贴嵌入相应的永磁体凹槽中,六个四方体永磁体的极性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邻四方体永磁体极性依次相异;平衡位置时振动轴中部的正四棱柱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相应的永磁体组的中间四个永磁体的上下端面平齐;每个梯形磁轭的外侧端面与相应的永磁体组的外端面之间分别留有等距气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717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