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的成型方法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5259.9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2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李波;彭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3/16;B22F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濮云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的成型方法及模具。首先,将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填充到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的成型模具的型腔后,再施加压力将型腔中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压制成坯件;坯件干燥后,将包含坯件的成型模具置于脱模座上,再施加压力使坯件脱模;最后,对脱模后的坯件进行后续成型环节,从而得到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该成型方法及所用模具,简单适用,成本较低,通过设置加热结构使坯件在脱模前干燥,能够有效地提高坯件的强度,从而保证坯件在后续脱模和脱模后的放置过程中不易变形损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还使坯件脱模更加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状 金属 化合物 成型 方法 模具 | ||
【主权项】:
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的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a.将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填充到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的成型模具的型腔后,施加压力将型腔中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压制成坯件,所述型腔由模套以及与所述模套相连的上模和下模形成,所述上模设有与下模连接的芯棒,从而使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填充后形成蜂窝状,所述成型模具还连接有抽真空装置,在材料充填完毕后抽真空以保证坯件不产生气孔;b.通过成型模具上设置的加热结构使坯件干燥,坯件干燥后,将包含坯件的成型模具置于脱模座上,再施加压力使坯件脱模,脱模时坯件、上模和下模在压力作用下沿所述模套的轴向滑动直至脱离模套;c.对脱模后的坯件进行后续成型环节,具体是拆除下模和上模后对坯件进行烧结从而得到蜂窝状金属间化合物滤芯;所述成型模具包括设有加热结构(11)的模套(4),所述模套(4)的轴向一端设有与模套(4)内腔相适应且连接有芯棒(2)的上模(1),模套(4)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芯棒(2)连接的下模(5),所述下模(5)设有与芯棒(2)相适应的凹槽(12),所述模套(4)还设有连接抽真空装置(7)的接口(9),该接口(9)与进料口(10)连通,所述进料口(10)位于模套(4)的侧壁上并靠近上模(1)同时在成型模具组装后连通所述型腔,所述上模(1)和下模(5)与模套(4)之间滑动连接,上模(1)与芯棒(2)之间为过盈配合连接,芯棒(2)在所述凹槽(12)中安装完成后,凹槽(12)底部与芯棒(2)底面之间具有一定的深度,使芯棒(2)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在凹槽(12)内上下滑动,从而使上模(1)和芯棒(2)在压力作用下能够压制所述型腔中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形成坯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7525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