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低漏电流固支梁栅MOS管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9019.6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5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平;王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3/213 | 分类号: | H03F3/213;H03F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硅基低漏电流固支梁栅MOS管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由三个固支梁栅NMOS管,一个固支梁栅PMOS管,恒流源和LC回路构成。三个固支梁栅NMOS区别仅在于它们的固支梁栅的形状不同,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的固支梁栅为宽梁,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和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的固支梁栅为窄梁。该功率放大器的固支梁栅MOS管是制作在Si衬底上,其栅极是依靠锚区的支撑悬浮在栅氧化层上方的,形成固支梁结构。当固支梁栅MOS管关断,固支梁处于悬浮状态,也就没有栅极漏电流,从而降低了电路的功耗,该交叉耦合的固支梁栅MOS管能够提供负阻给LC回路,从而补偿LC回路中电感的寄生电阻,从而提高本发明的乙类推挽功放输出端LC回路的品质因素。 | ||
搜索关键词: | 硅基低 漏电 流固支梁栅 mos 乙类 功率放大器 | ||
【主权项】:
一种硅基低漏电流固支梁栅MOS管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其特征是该放大器由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固支梁栅PMOS管(2)、恒流源(14)和LC回路构成,该功率放大器中的固支梁栅MOS管制作在P型Si衬底(3)上,其输入引线(4)都是利用多晶硅制作,固支梁栅MOS管的栅极依靠锚区(7)的支撑悬浮在栅氧化层(5)上方,形成固支梁栅(6),固支梁栅(6)由Al制作,固支梁栅(6)的锚区(7)制作在栅氧化层(5)上,固支梁栅(6)下方设计有下拉电极板(8),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的下拉电极板(8)通过高频扼流圈与电源‑V2相连,固支梁栅PMOS管(2)的下拉电极板(8)通过高频扼流圈与电源+V2相连,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和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的下拉电极板(8)接地,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的漏极(11)通过高频扼流圈接+V1,固支梁栅PMOS管(2)的漏极(18)通过高频扼流圈接‑V1,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和固支梁栅PMOS管(2)的固支梁栅(6)通过引线(4)连在一起作为该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vi,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的源极与固支梁栅PMOS管(2)的源极连在一起作为输出端vo,输出端通过一个隔直流电容与LC回路、交叉耦合的第二固支梁栅MOS管(15)和第三固支梁栅MOS管(16)相连,LC回路一端与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的漏极(11)相连,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的漏极(11)通过引线(10)和锚区(7)与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的固支梁栅(6)连在一起并通过高频扼流圈与+V3相连,LC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的漏极(11)相连,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的漏极(11)通过引线(10)和锚区(7)与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的固支梁栅(6)连接一起并通过高频扼流圈与+V3相连,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的源极(12)与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的源极(12)连在一起并与恒流源相连,恒流源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固支梁栅NMOS管(1)的固支梁栅(6)为宽梁,第二固支梁栅NMOS管(15)和第三固支梁栅NMOS管(16)的固支梁栅(6)为窄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790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