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季中籼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91097.8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季中籼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步骤包括:播种:晒种、浸种、催芽、精做秧田、适期适量播种;苗床管理:湿润育秧、旱育秧、病虫草害防治;大田栽培:整田、适时移栽、宽行窄株栽培、施肥、管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抗旱能力提高,抗虫,抗害,提高水稻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季中籼 杂交 水稻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一季中籼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播种:(1)晒种,将种子薄摊晾晒1‑2天;(2)浸种,选用25%米鲜胺乳油对水浸泡稻种,稻种全部淹没混合液中10‑12小时后涝起直接催芽播种;(3)催芽,采用日浸夜露法进行催芽;(4)精做秧田:湿润育秧,秧大田比为1:8‑10,播种前1‑2周耕翻晒垡,灌水泡田,播种前2‑3天先粗耙后,再翻耖,施足腐熟有机肥,耙平开沟做畦,畦面宽4.5‑5尺,沟宽0.8‑1.2尺,沟深5‑6寸,将畦面耥平待播。旱育秧,秧大田比为1:25‑30,播前将水稻旱育秧壮秧剂和过筛细土拌匀后,均匀撒在15‑25平方米的苗床上,用耙或锄结合细平畦面,反复翻拌到3‑5厘米深的表土中,浇透水后播种;(5)适期适量播种,播种时按畦称种,均匀落谷,播后及时用塌谷板或木锨轻压一下后盖土,湿润育秧覆盖灰粪土,旱育秧覆盖素土;苗床管理:(1)湿润育秧,喷施多效唑:1叶1心期,每面秧田用150‑200克15%多效唑,兑水100公斤配成300PPM‑225PPM药液喷施,管水保持秧板湿润,土壤通气,播后至2叶1心期,晴天满沟水,阴雨天半沟水,2叶1心以后,灌水上秧板,并保持秧板2—3厘米浅水层,并施肥,在耕后把前施,亩施腐熟的人畜粪20‑30担,畦面做好后再施尿素2‑3公斤,2叶1心期,亩施尿素3‑5公斤作断奶肥,在5叶期前后,亩施尿素3‑5公斤,生长较旺少施或不施,拔秧前3‑5天,亩施尿素7‑8公斤作送嫁肥;(2)旱育秧,覆膜,薄膜四周压严压实,并加盖一层秸杆或杂草等覆盖,5‑7天秧苗全部出土后,在傍晚或早晨,及时揭开覆盖物和薄膜,膜揭开后,等秧床底水晒干及时补浇水,遇雨天及时盖膜,雨停及时揭膜,每10平方米用0.5公斤尿素、0.8公斤过磷酸钙兑水,用喷壶均匀喷浇,施后,用清水淋苗;(3)病虫草害防治,旱育秧田杂草人工拔除,湿润育秧1叶1心期至3叶1心期,亩用20%苄丙草可湿性粉剂75g或300h扫氟特乳油75‑100毫升,兑水30kg畦面喷雾除草,条纹叶枯病于油菜、小麦收割时,亩用48%乐斯本乳油80ml或40%毒死蜱乳油100ml加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60g,兑水40‑50kg喷雾,普治灰飞虱;苗瘟、叶瘟于发现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10%时,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g,防治1—2次;大田栽培:(1)整田,耕翻晒垡,耕深4‑6寸,耕后耙前施足基肥使土肥均匀混合;(2)适时移栽,浅栽匀栽,栽插深度1‑1.5寸;(3)适宜密度,采用宽行窄株栽培,行株比为2‑2.5:1,行株距为9寸×4寸或8寸×4寸,亩栽1.67‑1.9万穴,双本栽插,落田茎蘖苗6‑8万;(4)施肥,基肥包括亩施农家肥20‑30担、碳铵30‑50公斤、氯化钾10‑12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或亩施控失肥35kg、尿素5kg、氯化钾5kg,栽后5‑7天亩施尿素6‑8公斤,抽穗前25天,亩施尿素3‑4公斤、氯化钾6‑7.5公斤,抽穗前15天左右亩施尿素5‑6公斤;(5)管水,采用湿润间隙灌溉,浅水栽秧,寸水活棵,活棵后脱水晾脚一次,随即复水,以浅水勤灌为主,每次灌水后,自然落干,田面水层耗尽时再上第二次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9109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