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现场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92524.4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雎刚;钱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2 | 分类号: | G06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现场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通过利用现场运行的大量的DCS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克服了传统机理建模的诸多弊端。为了解决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将剪枝算法应用到RBF神经网络中,对网络的隐节点和输入节点进行剪枝,不仅提高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同时也确定了模型的阶次。为了避免误删输入节点,在对输入节点进行剪枝时,采用分开剪枝的策略,即对输入节点中的过程输入和输出分别进行剪枝,这样就能避免将输入节点中过程的输入全部删除的情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现场 数据 建立 神经网络 模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现场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现场DCS数据采样;首先选择同一时段下某个对象或过程的输入和输出DCS数据,输入、输出分别用变量u,y表示,采样周期为5s;然后将变量u,y分别作时延处理,分别取各个变量前1~n个时刻的数值,形成样本数据:u(k-1),u(k-2),...,u(k-n),y(k-1),y(k-2),...,y(k-n),y(k),k=n+1,n+2,...,N,]]>其中,n为3~5的自然数,N=3000;步骤二,RBF神经网络辨识RBF神经网络辨识过程如下:①获取建模样本:以为输入,y(k),k=n+1,n+2,...,N为输出;②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选取合适的网络参数,包括隐节点数HiddenUnitNum、隐节点重叠系数overlap、删除信号signal=0;③采用RBF算法用训练样本训练网络,当连续m个测试误差不再下降时结束训练,停止训练条件为:|1mΣi=1m-1E(k-i)-E(k)|<ϵ2]]>式中E(k)为当前的测试误差,E(k‑i)为前若干次的测试误差,ε2为任意小的正实数,m取5;④如果signal=0,转⑤,否则,如果当前网络的训练误差与前次网络相比有跳变,即:E‑E'>δ式中E为当前网络的训练误差,E'为前次网络的训练误差,δ为正实数,取5,则使用前次网络作为辨识结果,辨识结束;否则,转⑤;⑤根据式计算隐节点、u(k‑i)节点和y(k‑j)节点的灵敏度;式中y(p)为第P个样本的网络输出,d(p)为第P个样本的目标输出,wh为第h个隐节点的连接权值,oh为第h个隐节点对第P个样本的输出,xk为第P个样本的k个输入,δh为第h个隐节点对应的宽度,ch,k为第h个隐节点对应第k个输入的值;⑥如果隐节点、u(k‑i)节点和y(k‑j)节点中有最小的灵敏度满足式ρmin1nΣm=1n|ρm|<ϵ1]]>式中ρmin为隐节点或u(k‑i)节点或y(k‑j)节点中最小的灵敏度,ρm为隐节点或u(k‑i)节点或y(k‑j)节点的灵敏度,n为隐节点数或u(k‑i)节点数或y(k‑j)节点数,ε1为小于1的正实数,则删除相应最小灵敏度节点,记signal=1,转到③;否则,剪枝结束,辨识结束;⑦辨识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9252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应急救援车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具电子标签的安装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