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齿圈内孔精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1040.1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廖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民发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10 | 分类号: | B23B31/10;B23B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276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本一种薄壁齿圈内孔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数控车床的主轴上固定精车工装,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右表面分别固设有一个夹持块,每个夹持块的右表面沿轴向开有第一扇形凹槽和第二扇形凹槽;每个夹持块的第一扇形凹槽槽底开有轴向安装孔,每个轴向安装孔中安装有轴向螺钉;每个夹持块的第二扇形凹槽槽底沿周向开有至少两个轴向盲孔,每个轴向盲孔中装有一根卸料弹簧;步骤b:装夹薄壁齿圈;步骤c:精车加工,利用数控车床精车薄壁齿圈的内孔;步骤d:卸料。发明通过第二扇形凹槽的槽底轴向定位薄壁齿圈,第二扇形凹槽的槽壁夹紧薄壁齿圈的外圆面,这样就能很好地防止齿圈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保证齿圈的加工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圈内 孔精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薄壁齿圈内孔精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固定精车工装,在数控车床的主轴上固定一个所述精车工装,该精车工装包括三爪卡盘(1),这个三爪卡盘的轴心线与数控车床主轴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三爪卡盘(1)的三个卡爪右表面分别固设有一个扇形的夹持块(2),每个夹持块(2)的右表面沿轴向开有第一扇形凹槽(2a)和第二扇形凹槽(2b),其中第二扇形凹槽(2b)位于第一扇形凹槽(2a)外侧,且第二扇形凹槽(2b)的深度(H)为0.5‑3mm;当所述三爪卡盘(1)的三个卡爪靠拢后,三个夹持块(2)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盘,而三个夹持块(2)上的第一扇形凹槽(2a)和第二扇形凹槽(2b)分别构成一个完成的环形槽,且该环形槽与圆盘及三爪卡盘(1)的轴心线在同一条轴线上;所述第二扇形凹槽(2b)的槽底用于轴向定位薄壁齿圈,第二扇形凹槽(2b)的槽壁用于夹紧薄壁齿圈的外圆面,且第二扇形凹槽(2b)槽壁的表面粗糙度为0.8mm;每个所述夹持块(2)的第一扇形凹槽(2a)槽底开有轴向安装孔,每个轴向安装孔中安装有轴向螺钉(3),从而通过轴向螺钉(3)将夹持块(2)固定在三爪卡盘(1)的对应卡爪上;每个所述夹持块(2)的第二扇形凹槽(2b)槽底沿周向开有至少两个轴向盲孔(2b’),该轴向盲孔为沉台孔,且每个轴向盲孔(2b’)中装有一根卸料弹簧(4);所述卸料弹簧(4)的左部固套有一个垫圈(5),该垫圈固定在所述轴向盲孔(2d)的大孔段中,且卸料弹簧(4)的右端部为露出部;步骤b:装夹薄壁齿圈,利用人工方式将薄壁齿圈装夹在第二扇形凹槽(2b)处;步骤c:精车加工,利用数控车床精车薄壁齿圈的内孔;步骤d:卸料,完成精车加工后控制三爪卡盘(1)的三个卡爪张开,薄壁齿圈在卸料弹簧(4)的作用下弹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民发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民发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104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