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酶解法生产米糠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05779.X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丁之恩;徐浩;方洁;杨松;丁昱;徐楠;李菁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1/12 | 分类号: | A23J1/12;A23J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刘向辉;王凝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酶解法生产米糠蛋白的方法,并且涉及生产蛋白质粉的方法,以脱脂米糠为原料,提取并制备米糠蛋白粉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预处理→混合酶解→酸碱调节(pH)→蛋白质浸提→离心→喷雾干燥→米糠蛋白粉,米糠蛋白提取率达76.19%,所得米糠蛋白粉纯度达70%以上。本发明提取效率高,工艺简单,方法可靠,稳定性好,为米糠资源综合利用及米糠蛋白粉的制取提供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解法 生产 米糠 蛋白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酶解法生产米糠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Ⅰ:米糠原料经干燥,粉碎后,用正己烷加热回流,过滤后挥干滤渣中的溶剂,得到无脂米糠;步骤Ⅱ:纤维素酶与淀粉酶按重量比1:3‑5的比例,组成混合酶,混合酶的加入量为无脂米糠重量的1.5‑3%,并且,按料液比1:5‑8配比,用酸碱调整到pH=5.5‑6.5、酶解温度控制在55‑65℃、酶解2‑3h,酶解过程中磁力搅拌,保持稳定的pH值;步骤Ⅲ:酶解完成后无需灭酶,用浓度为1‑3mol/L的柠檬酸钠调节酶解液至pH=8.0‑9.0,保持温度60‑75℃,磁力搅拌浸提3‑4h;所得混合液离心10‑15min,弃去沉淀,收集上清液,即为米糠蛋白提取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577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