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燃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8175.0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舒双平;孙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志瑞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2100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生物质燃料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采集植物秸秆,将采集后的植物秸秆进行自然晾晒,晾干后切割粉碎;2)将秸秆粉末烘干至水分含量在25%以内,再对秸秆粉末进行改性处理,制得改性秸秆粉末待用;3)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进行配比改性秸秆粉末85份、煅烧高岭土微粉3份、海泥2份、海泡石绒2份、碳纤维5份、氧化铝1份、烟草纤维素2份、改性玉米淀粉2份、抗氧剂1.5份、线性聚乙烯0.5份、硅烷偶联剂0.4份、氯化铵0.2份、二甲基硅油0.5份、苯乙烯单体0.3份、聚乙烯二醇0.3份、稳定剂2份;4)将步骤3)中的物料投入成型装置,挤压成型。本发明对植物秸秆进行改性处理,制备的燃料性能好,烟雾少,热效能高。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生物质燃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采集植物秸秆,将采集后的植物秸秆进行自然晾晒,晾干后切割粉碎,过90目筛,制得秸秆粉末待用;2)将秸秆粉末烘干至水分含量在25%以内,再对秸秆粉末进行改性处理,按质量比为秸秆粉末:改性剂=50:1.5的比例进行混料,温度在80‑85℃,匀速搅拌反应20‑30分钟,取出秸秆粉末冷却至常温,再送入冷冻设备,在零下15℃环境下冷冻40分钟,进行耐寒处理,完成后制得改性秸秆粉末待用;3)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进行配比:改性秸秆粉末85份、煅烧高岭土微粉3份、海泥2份、海泡石绒2份、碳纤维5份、氧化铝1份、烟草纤维素2份、改性玉米淀粉2份、抗氧剂1.5份、线性聚乙烯0.5份、硅烷偶联剂0.4份、氯化铵0.2份、二甲基硅油0.5份、苯乙烯单体0.3份、聚乙烯二醇0.3份、稳定剂2份;4)将步骤3)中的物料投入成型装置,挤压成型;上述改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石墨烯微片10‑15份、稀土氧化物5‑10份、木糖醇溶液15‑20份、酵母粉2‑4份、辣椒素1‑3份、纳米氮化硅2‑4份、羟丙基‑β‑环糊精2‑3份;所述抗氧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二甲基酮肟20份、花生油25份、大豆分离蛋白4份、壬二酸2份、紫甘薯花青素3份、乙二醇0.5份、乙酸异戊酯4份、石墨烯2份、羟丙基‑β‑环糊精2份、硅油10份、棕榈油4份、液体石蜡3份、叔丁醇4份;上述抗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反应釜中投入配置好的二甲基酮肟、花生油、大豆分离蛋白、壬二酸、紫甘薯花青素、乙酸异戊酯、石墨烯、硅油、棕榈油、乙二醇、液体石蜡及叔丁醇,升温到175℃,搅拌均匀,保温一小时,出釜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志瑞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县志瑞企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081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